营商环境千万条,企业感受度第一条。
2月5日,新春首个工作日,2025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如约而至。会上,总投资超300亿元的36个年度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月5日,上海,2025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举行。 上海宝山区 供图
新的一年,上海宝山区将在底层运行机制上持续实现新突破。比如,升级完善招商服务一体化创新试点,加速释放“首创”红利;积极打造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特色需求的营商环境,细分产业门类,将服务精准推送至企业“开口之前”。
“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期、红利期,让政策支撑更有力。”宝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定信心、奋力一跳,保持抢步快跑的竞速状态,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而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既需规范化的行政服务,也离不开差异化的要素供给。从机器人到新材料,不同产业对营商环境需求不一。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需求也各不相同。如何在多重约束条件下,聚焦各环节堵点、痛点精准施策,考验着政府部门能否研深、研透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
今年,宝山区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度,提出打造“产业适配”营商环境。具体来说,对标准化政务环境延展深化,围绕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精准绘制产业图谱,梳理内在特色需求,集中力量配置服务,推动建立与产业价值链需求相匹配的营商服务链,打造招商引资、投资落地、持续经营“一站式”服务体系。“从事后解决到事前规避,让行政服务更精准贴合产业需求,也让更多经营主体少走弯路。”相关负责人解释。
科创服务方面,宝山区大胆揭榜“先投后股”国家创新改革试点任务,变传统财政资金“无偿扶持”为“股权投资”,帮助“卡脖子”项目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试点3年以来,总扶持资金超1.5亿元。目前,这项政策正逐步向长三角复制推广。
人才招引方面,举办至第五年的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将持续“以赛引才”“以赛招商”。今年,除原有设定的获奖奖项外,重大优质的一等奖项目将有机会升格为特等奖,奖金总金额高达150万元。同时,大赛还选址福建福州作为分赛区。“将大赛办到产业链上”,集聚吸引一批在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领域颇有建树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
当下,宝山区正积极推动南大、滨江、吴淞“三箭齐发”,坚持城市更新、转型开发与功能导入、产业集聚同步推进。由此,推动各类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促进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品质提升,打造未来城市新空间。
聚焦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滨江邮轮旅游带将统筹推进功能性载体招商运营和滨江岸线品质提升。今年将推动长滩观光塔、水上运动体验中心、河口科技馆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运营,并打造“吴淞口日出指数”等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