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文广旅局认真落实省市假日市场调度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活动,丰富产品供给,优化市场服务,严格值班值守,守牢安全底线,全市文旅市场活力迸发、供需两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欢乐祥和过节。全市38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01.0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23.30%;实现门票收入3308.59万元,同比2024年下降12.03%(7家国有景区开展门票优惠或免费活动导致门票收入下降)。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接待游客12.62万人次,门票收入1648.2万元,综合收入2512万元。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含曲山镇、桂溪镇等七个乡镇)接待游客22.73万人次,综合收入12498.64万元。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场馆举办线上线下活动561场次,服务群众21.02万人次。截至2月4日14时,绵阳文旅被央省级媒体报道28次,其中央级媒体报道7次,包含央视新闻联播1次,并连续7天被四川新闻联播、四川日报关注报道。全市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无涉文旅负面网络舆情,未接到重大旅游投诉,成功实现“安全、有序、优质、文明”的假期服务工作目标。


一、假日氛围预热

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研究,制定落实一系列工作措施,为做好国庆假日文旅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系统筹划筹备。坚持“抓好市本级、统筹主城区、指导县市区”的工作原则,以“乐享绵州 欢喜过年”为主题,谋划发布春节“乐玩”系列文旅活动,形成“乐游绵州跨年 文旅活动”“乐动绵州贺岁 文艺演出活动”“艺荟绵州惠民 群众文化活动”三大类活动;联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文化有约·主客共享”“优惠有利·畅游嗨购”“服务有情·宾至如归”三大行动,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会同携程、去哪儿等头部OTA平台运用大数据提前分析市场情况,为提高假日市场调度针对性做足准备。

(二)广泛宣传引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认真分析市场、研究政策,提前预热造势。1月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乐享绵州 欢喜过年”主题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1月17日上午,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新闻通气会,市文广旅局在上述两个会上详细介绍了春节文旅重点活动以及新春文旅消费券等文旅惠民大礼包内容,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到绵阳迎客贺新春的十足热情。同时,在旅游集散中心、酒店、景区等地发放宣传册、地图、导览指南等宣传资料,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和四川观察、川观新闻、绵阳发布、绵广1033等官方平台发布绵阳文旅推文和视频,开展话题讨论、互动活动等,为春节文旅活动预热。

(三)利好政策惠客。发放绵阳文旅消费券1000万元,涵盖景区景点、酒店住宿、演出演艺等消费产品,最高满减400元。小年和除夕在携程平台推出新年文旅红包雨活动,发放1万份总价值30万元的新年文旅红包助力游客畅游绵阳、嗨购绵阳;开展“欢喜绵阳.码上送福”文旅惠民消费月活动,包括春节民俗知识大挑战、“我和我的绵阳”打卡文旅消费场景、“遇见李白”国风游园、“乐居乐游”幸运盲盒抽奖和“绵阳锦鲤”等五大活动;在OTA平台开展“万张门票大放送”活动,免费向省内外游客发放1万张;全市7家国有收费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门票优惠、免票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实实在在让利2000余万元;继续实行非绵阳籍小型汽车轻微交通违法只警告不处罚的柔性执法举措,鼓励机关事业单位节日期间免费开放停车场,并带头开放市文广旅局、博物馆、图书馆停车位100余个;强化旅游市场执法与安全巡查,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行动,打造安心、放心、贴心的文旅服务环境。


二、假日活动亮点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坚持市统筹、县主体、市场化,实施和指导开展“乐玩”系列文旅活动71场次,其中市本级主办或支持重大活动11场次,市直文化单位及县市区主办文旅惠民活动60场次,有效激发了市民游客出游热情,激活了文旅市场消费。

(一)“文旅+科技”激发消费新动力春节期间,市文广旅局着力丰富文旅供给,推出“文旅+科技”体验活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消费场景,全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新品牌。“烟火绵州·巳巳如意” 绵阳市新春烟火晚会是今年春节期间一大亮点,上千架无人机在夜空中编排出各种图案和文字,与璀璨的传统烟花秀、现代冷焰火秀交相辉映,充分展示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盛宴,线上线下吸引游客140余万人次观看。2025绵阳新春灯会设置100组各具特色、设计精美的大型灯组展现新年喜庆,搭配无人机表演、非遗集市等业态,营造出浓厚的新春氛围,吸引超20万市民游客现场观灯打卡。李白纪念馆开展“遇见梵高”VR大空间沉浸体验展,将AI、VR、MR、光影效果、体感装置融为一体,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两弹城航天科技馆推出沉浸式航天探索体验项目,春节期间到场体验游客超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余万元。“夜游涪江”文旅活动、方特山海幻灯中国年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联袂登台,凸显绵阳春节的科技范、文化味和烟火气,在激发绵阳人游绵阳热情的同时,吸引大量周边游客来绵消费。

(二)传统文化体验成为新风尚。春节期间,全市文化场馆延时开放,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共计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561场次。市博物馆举办新春启幕·巳象迎新——绵阳市博物馆2025年新春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共庆新春佳节的平台;市图书馆举办2025年春节主题阅读游园会,设置诗词飞花令、猜灯谜、趣味传统游艺、雕版拓印、春节主题展览等多个趣味互动体验区,为市民、游客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市非遗中心、涪城、游仙、三台、北川等地相继举办新春非遗集市20余场次,集中展示北川羌绣、平武剪纸、三台木刻等非遗体验项目50余个。北川羌城“百龙百狮贺新春”、平武非遗民俗大巡游、梓潼状元第春节民俗展演、三台诗圣文化周等特色活动共计吸引20万余游客到场参与,获得央视新闻联播、四川新闻联播、四川日报等媒体连续报道。

(三)景区文旅活动展现新风貌。安州罗浮山景区、白水湖景区分别举办“古海温泉 福聚安州”温泉喜乐季、“春醉白水湖”游园会活动,春节期间共吸引游客超54万人次。两弹城景区举办“星光辉映新春路,情景再现两弹情”情景演艺、科学家生平事迹展、“两弹城的礼物”文创展销会等系列活动,假日期间接待游客逾4万人次。三台潼川古城景区每天举办的川剧演出、夜间灯光秀、杂技巡游等活动精彩不断,加上“潼川风云录”沉浸式演艺等项目加持,假日期间吸引超27.5万人次参与体验。平武报恩寺、西城门广场联袂举办“遇见平武梦回明朝”系列主题民俗文化活动,以报恩寺为核心推出“新春报玺”一“开山门·土司报恩迎宾仪式”、“黑神话·悟空”天命人闯关游戏挑战赛、集章打卡、大明盛世快闪、西城·报恩里城墙光影秀等活动,假日期间吸引到场游客超12万人次。盐亭嫘祖故里、文同诗竹园、龙凤谷景区以“嫘祖颂春·同迎新年”文化贺新春为主题,联袂推出“畅游嫘祖故里·共赏民俗盛宴”非遗民俗表演等活动,共接待游客23.68万人次。

(四)酒店民宿度假旅游增添新气象。市区世纪巴登酒店一房难求,大年初二至初五连续4天入住率达100%。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内各温泉酒店推出20多处特色汤池,春节假期单日最高接待量近6.4万人次。梓潼两弹城酒店春节不打烊,累计收入47.8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2%;安州蝴蝶谷民宿集聚区开展“特色民宿陪你大年”系列活动,游客除了住美宿、品美食、赏美景外,还可以体验拓印年画、漆扇制作等传统非遗活动,为春节乡村度假旅游增添了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


三、假日市场保障

坚持“群众过节、文旅过关、全民同欢、文旅上班”,强化假日值班值守和市场巡查服务,守牢意识形态安全、播出安全、生产经营安全“三条底线”,推动市场繁荣、有序、安全运行。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文广旅局明确由局长总带班,建立以局机关值班机制牵头,局领导联系督导区县(园区)和4A级以上景区(含方特)机制、动态巡查机制、执法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宣传推广和舆情监管机制、应急备勤机制配合的“1+5”假日文旅市场调度机制。假日期间,全市文广旅系统出动1406人次参与值班值守和市场巡查,检查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单位、文保单位、景区景点等场所644家次,发现问题现场反馈、督导整改。同时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行动,在A级景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立92个服务点位,发动2500人次文旅志愿者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服务。

(二)严格值班值守。市文广旅局机关实行假日提级值班,每日落实1名领导值班、2名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严格落实各级文旅部门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强化假日期间值守调度,确保值班备勤规范有序。市文广旅局电话抽查、现场巡查全市文广旅系统各单位值守情况,共检查抽查28次、值守人员在岗率100%。

(三)扎实开展巡查。市文广旅局采用线下实地巡查与线上网络监控相结合的形式,假日期间每日派出16个巡查组赴景区景点、星级饭店、娱乐场所等经营单位及节庆活动现场进行巡查,发现整改问题24个,并督导完成现场整改。每日安排25人次在“抖音”“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网络舆情监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