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北约数枚导弹的袭击,年仅31岁的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
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努力紧握着钢笔,想要记录下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报道,他用生命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这样一位值得敬佩的英雄小伙,如今多年过去,在家乡享受着何种待遇?
村里走出的骄傲
1965年,许杏虎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小村庄中,他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一家人经常承受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因为家庭的原因,许杏虎自幼便十分的老实,他经常下地帮助父母干活,来减轻父母的劳累。
即便是到了上学的年龄,许杏虎也表达过放弃学业来帮助父母,面对他的想法,父母断然拒绝,毕竟没有学历的支撑,那么他这辈子都会被困在山村中。
于是父母凑了一大笔钱,将许杏虎送到了学校中读书,他也明白父母的想法,便开始刻苦读书,之后更是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专业,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在进入大学之后,许杏虎并没有变得骄傲自满,而是觉得自己和学校的其他同学比起来差太多,因此学习更加的认真,这也让他的成绩在学校非常的亮眼。
这种出众的表现,让许杏虎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光明日报看中,并将他招收进单位当选一名记者。
在工作的生活中,许杏虎一直惦记着家中的父母,为此他每次开了工资之后,总会将大部分的工资寄给家中的父母,只留下很少一部分。
而有次他前往灾区报道,在看到灾区的百姓的遭遇之后,他将自己仅剩的一部分工资也捐了出去,只留了一天一顿饭的钱。
许杏虎的这个做法,很快引起了同为光明日报记者朱颖的注意,朱颖发现了他的善心,便想要多了解一下他。
在之后的接触中,二人话语也多了起来,并且彼此开始有了依赖感,于是,他们开始交往。
1996年,二人在交往了几年之后,便与双方父母见了面,并在那年的9月份举办了婚礼。
婚后,二人打算要个孩子,就此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是命运并没有让他们如愿。
奔赴南斯拉夫
1998年,许杏虎被上级安排前往南斯拉夫联盟的首都成为常驻记者,当时朱颖在得知丈夫的工作安排之后,便主动向上级提出一同前往。
二人到了之后,工作情况还算顺利,可是这种生活并没有坚持太久。
很快,南斯拉夫联盟中的科索沃国,想要摆脱联盟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当时的南斯拉夫的联盟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一旦科索沃独立,那么其他的国家定然会揭竿而起。
对于这种情况,当时的南斯拉夫的领导者直接拒绝了科索沃的想法,并派兵前往科索沃进行驻守,这一举动直接让美国看到了让南斯拉夫联盟消失的机会。
美方开始打着解放人权的名义,联合北约的其他国家对南斯拉夫发起战争,从那之后,南斯拉夫境内经常遭受到炮火的摧残,无数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
而许杏虎夫妇也过上了担惊受怕的日子,但是他没有就此选择向上级提议申请回国,而是觉得要报道南斯拉夫的真实遭遇,将北约的伪善的面具撕开。
于是,许杏虎经常前往被战争摧残的地方进行拍摄,并写出北约肆意摧残当地百姓的报道,这个报道一出,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哗然。
很快,不少人开始质疑北约方面的举动,可是北约却没有任何的解释,甚至想要对许杏虎进行报复。
许杏虎在一次外出报道的时候,北约的一个炮弹正巧在他所乘坐的采访车附近爆炸,一时间无数的建筑碎屑冲击着采访车,北约的这个做法似乎再给他做一个警告。
面对这种事情的发生,许杏虎立刻向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寻求庇护,在得知他的事情之后,当地的大使馆夫妇二人搬入其中生活。
从那之后,许杏虎开始在白天进行拍摄报道,并且晚上的时候加班加点的完成文稿的编辑,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他写了90多篇关于南斯拉夫的报道。
到了1999年5月8日,北约的一架战斗机出现在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上空,很快一枚导弹落了下来,炸在了大使馆的东南角,导致一名高级外交官牺牲,数十位人员受伤。
随后北约的战斗机又落下了数颗导弹,许杏虎夫妇所在的房间被直接击中。
在完成投弹之后,北约的战斗机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见此连忙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很快便找到了许杏虎夫妇的尸体。
他们当时的尸体已经血肉模糊,要不是知道二人所在的位置,其他工作人员也无法分辨出来。
很快,大使馆方面将这个事情传回国内,我国的政府在第一时间对北约方面进行了谴责,可是北约方面却坚称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而导致的。
面对北约的这种说法,没有人会选择相信,于是国内很多民众来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面前讨要说法,可是美国大使馆方面却一直没有敢露面,反而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在第一时间出面道歉。
荣归故里
在许杏虎他们牺牲的第四天,政府将他们的遗体接回国,为了缅怀他们,国内很多地方进行了降半旗默哀仪式,甚至有很多外国政府也在那天要求自己的国家进行降半旗默哀仪式。
随后,许杏虎等人被追封授予革命烈士,并授予许杏虎为“人民好记者”的称号。
为了纪念许杏虎,他所在的村庄以及周围的村庄被合并,并取名为“杏虎村”,同时为了缓解他父母的压力,当地的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住所。
直到今天,我国的民众一直都记得在南斯拉夫牺牲的许杏虎等人。
而杏虎村门口有着一块记载着他们因北约战争而牺牲经历的石碑,每年的5月8日,总会有人来到石碑前祭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