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体系
提升政务数据管理能力 发挥数据价值作用
编者按:为深化政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动提升政务数据精细化管理和安全保护水平,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政务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结合实际规范有序开展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安全防护和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径。现刊发各试点单位经验做法,供交流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国家和市、区有关数据资源管理工作部署,津南区积极推进数据分类分级试点建设,有序开展各项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分类分级稳步推进。制定印发《津南区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方案》《津南区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利用、分类分级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工作标准化水平。建立由区级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专班进行统筹协调,区委网信办、区数据局负责业务帮扶,各单位具体开展的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机制,通过专业培训、基础调研、分组执行等方式,切实推动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计完成791条数据目录、13668个信息项的分类分级工作。
二是数据利用规范有序,价值挖掘全面深入。建成统一的区政务云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数据资源集约化管理,目前已累计汇聚各类数据约6亿条,通过进一步治理形成健康医疗、人才、交通等数据资产。搭建津南区政务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升级津南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系统,应用数据标签管理、数据探查和区块链等技术,为全区数据治理工作提供平台支撑。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发布共享目录3742个,挂接文件类资源4898个,开放数据目录267条。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展全区公共数据资源摸底工作,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一本账”,截至目前,已在市公共数据摸底平台发布28个系统信息、865条信息类目录。
三是防护能力持续提升,安全保障坚实有力。制定《天津市津南区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开展网络数据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网络攻防实战演练等活动,综合性全方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应急处突能力和技术防护水平。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依据分类分级情况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建成一体化技术防护体系,合理划分网络安全域,在网络出口部署技术防护设备,上线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系统,通过数据库审计、数据脱敏、加密存储、定期备份等方式,对不同类别和级别数据进行分级监测保护。
转载请注明来源“网信天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施娇娇、吕昕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