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持
编辑:韩佳
春节开工第一天,刚刚夺得2024年进口车销量冠军的雷克萨斯,却突然官宣将要国产的消息。
2月5日,丰田宣布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公告中提及了几个关键信息:该公司是丰田独资设立、研发生产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纯电动车、计划于2027年投产。
这是传统汽车大公司中,第一个选择在中国独资建厂的豪华品牌。也是继特斯拉之后,又一个完全独资的智能电动车项目。
多年来,一直坚持进口的雷克萨斯,为何在此时改变心意?
这至少说明一件事情,雷克萨斯要开始认真做电动车了。
国产了,但不是传统意义的国产
过去漫长时间里,坊间围绕雷克萨斯国产话题的讨论,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没有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国产概念——将热销的核心车型拿来本地化生产,以实现更低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销量。
但雷克萨斯此次的国产决定却并非如此。
在丰田中国发布的公告中,很明确提及将在上海研发、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池,这也就意味着并非过去大家所认为的ES、RX这些传统“销量担当”。
而相比于过去国产只是本地生产,建立合资公司或销售公司,从整车生产开始的本土化链条,雷克萨斯此番国产更大的目标显然是全产业链的现地化,以及在技术研发层面的前瞻性。
正如丰田在公告中所讲,在“成为当地最好企业”的理念之下,在中国这片智能电动汽车需求最旺盛、相关技术最先进的土地上,在上海设立的独资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和市场规模,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坊间流传上海金山区为雷克萨斯预留的地块
当中国市场的智能电动车发展至今,“看清形势”的跨国车企其实都明白,想要在中国市场继续生存下去的核心,是产品的完全本土化,这意味着在三电系统、智能化能力、成本、研发效率等等层面,都要与中国头部车企看齐甚至是超越,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合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而必须将上游研发、产业链也实现本土化。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雷克萨斯要认真做好纯电动的野心。
如果要做好纯电动,就要融入中国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所以,此次雷克萨斯在中国的智能电动车项目,也可以看作是雷克萨斯对于纯电动转型吹响了号角。
在丰田此前的规划中,希望雷克萨斯能够在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100万辆纯电动汽车,并在2035年实现全球范围内100%纯电动化。
显然,这样的目标挑战是巨大的。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支撑。
为何当下国产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在雷克萨斯的国产话题里,或许最广为人知的是那个“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门槛,但事到如今,其实销量数字反倒不再是一个外资品牌决定国产的最核心因素了。
在雷克萨斯各种传闻国产的十多年时间里,捷豹路虎于2012年、英菲尼迪于2014年、讴歌于2016年、林肯于2020年分别开启了国产之路。
看上去似乎雷克萨斯错过了那个扩张销量与市场规模的“黄金时间”。但事实上,从销量数字来看,雷克萨斯反而领先于很多国产豪华品牌,“进口”本身也为雷克萨斯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而站在2025年的时间点,我们会发现市场的变化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讴歌不仅国产终结,甚至连品牌都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东风英菲尼迪日渐式微,林肯结束了销量的持续增长,而奇瑞捷豹路虎也在寻求新的本土化模式,那个曾经“拧巴”的IMMS也终于“拨乱反正”。
我们如今有些“马后炮”地讲,雷克萨斯当年错过的国产时机可能反倒帮助雷克萨斯了如今稳健的发展空间,并且为丰田贡献了可观的收益。而如果当初按照大多数合资品牌的模式完成国产,且不论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今也必然会面临转型的压力,倒不如像现在可以一步到位。
雷克萨斯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官宣国产,是在合资车企已经意识到中国本土市场差异并且开始全力投身本土化进程的背景之下,同时有了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并且成功的先例,这就使得雷克萨斯有了比数年前更高的视野,国产也可以承载更多的可能与机会。
这是雷克萨斯与中国先进生产力、产业链的一次深度融合。
在距离上海只有100多公里的常熟,丰田设立有“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公司将与其发挥协同效应,加速本地化研发和产品落地。
而“通过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这一合作的愿景目标,这远比多卖几辆车要高瞻远瞩得多。
丰田提到,双方(丰田与上海市)将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应用等各类举措,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碳中和引领典范项目。
在此之前,丰田在中国市场布局了专注于氢能源领域的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FCRD)和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FCTS),自动驾驶方面投资了Momenta,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成立合资公司骓丰智能科技,与比亚迪合资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除去南北丰田两家合资公司,以及商用车领域的合资公司外,雷克萨斯纯电动车的国产,也会为这些上游产业带来新的落地机会,甚至是走向全球市场的可能。
事实上,从特斯拉到大众安徽,跨国车企在新环境下的中国产业投资与布局,都为雷克萨斯“打了个样儿”。
大公司视点
“雷克萨斯国产”,这对于雷克萨斯品牌来说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过去十多年的传闻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雷克萨斯国产的价值,应该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
现实来讲,国产为雷克萨斯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销量规模和品牌地位提供了新的希望,有助于加速雷克萨斯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而更长远的角度,这或许会是撬动整个丰田汽车加速转型的一个支点,也是丰田进一步深化现地化进程的一个样板。
而与上海市的合作,不仅是上海继特斯拉之后引入的下一个重大汽车产业项目,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又一例证。
如果说当年引入特斯拉,更多是一种“鲶鱼效应”,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全球化体系的进程,那么此番与丰田的合作,是建立在一个更加成熟、领先的产业环境下,比特斯拉整车工厂更进一步的产业链合作,相信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链,尤其是上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再一次证明,要想做好新能源汽车,离不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