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来到了大年初八,尽管有着对过去几天的不舍和怀念,大部分人也奔赴到了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却频繁地出现着新的变动,最近一段时间至少有5件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而这其中不乏是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的延续,更有特朗普正式上任以后对世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那么,究竟是哪5件事情值得我们关注呢?它们反映着什么样的世界趋势?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惨痛教训
虽说,俄乌冲突停战、谈判的声音并不少,但就近期来看,乌克兰的胆子仿佛又大了不少,而曾经喊出一天内解决俄乌冲突的特朗普,也将这个时间往后延缓了不少。
能源战似乎成为了俄乌双方势力的新战场,双方都在攻击对方的能源设施,而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就成为了乌克兰攻击的目标。
要知道,该处炼油厂可是俄罗斯十大炼油厂之一,对俄罗斯和周边地区的石油产品的供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从俄罗斯《真理报》的最新报道获悉,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国印度,暂停了对俄石油的购买。
原因是运费上涨,而真正的导火索是前拜登政府,在1月10日对俄罗斯能源部门最严厉的制裁,上百艘的俄罗斯“影子舰队”被当做矛头被针对。
因此,这就导致了运输俄罗斯石油的成本大幅上涨。一边是乌克兰攻击俄本土的能源设施,一边是主要石油贸易国的暂停购买,可以看到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石油出口贸易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虽说对俄影子舰队的针对是拜登政府期间的事情,但特朗普在正式上任之日起,就宣布美国进入了能源紧急状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
既然,要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那削弱国际上主要能源生产、出口国的竞争力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也就是说,未来特朗普促成俄乌冲突停战、谈判的筹码很可能就是对俄罗斯能源的打压,而印度选择暂停购买无疑是一种选择和站队。
然而,让俄罗斯头疼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就在2月2日,于库尔斯克州执行任务的俄罗斯司令谢尔盖,乘坐的车辆触碰地雷被炸身亡。
虽说,他并不是死于乌军斩首,但肯定会影响库尔斯克地区俄军的士气,更有甚者会导致整个战场的士兵和国内民众产生厌战情绪,毕竟开战以来,俄罗斯多位重要军官身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记者卡尔森在1月31日透露称,拜登政府曾准备暗杀普京。不得不说,这些行为和言论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俄内部的厌战和恐慌,亦或是对乌克兰更加猛烈的攻击,因为乌克兰的背后有多方势力。
特朗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虽然,特朗普在就职演讲时称,接下来不会直接参与到的战争,但从1月31日开始,美国将目标放在了叙利亚等地的境内。
先是无人机斩首了“基地组织”高级成员萨拉赫,后在2月2日,又将极端组织IS的高级成员贾布里斩首。然而,土耳其同样是在2月2日左右,打死了不少库尔德武装分子,很明显打击库尔德武装就是在向美国释放明确的信号。
当然,这种打击也就是捍卫自己利益的表面象征,土耳其不会与库尔德展开大规模的冲突,毕竟他们也不想与美军展开直接的冲突。
此外,对于特朗普准备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欧盟表示遗憾,2月2日,欧盟更是警告称,如果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落在欧盟,那他们将采取报复性的行动。
事实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更多的是一种谈判筹码,就在最近特朗普已经宣布暂缓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加征关税。
而对此,特朗普得到的就很多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意了加强边境的管控,墨西哥派出了一万名士兵前往边境阻止和管控非法移民、芬太尼等,加拿大也组建了联合缉毒队。
不得不说,在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事情上,特朗普是非常成功的,既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民众的承诺,也为其省下了一大笔的开支。
然而,在对中国加征关税这个事情上,很明显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加征关税或许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而利用“关税大棒”取得更多利益筹码才是。
让他没想到的是,对于特朗普政府10%的关税,中国给予反击,既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了关税,还对部分原材料进行了出口管制,对部分企业也是列入了不可靠清单和立案调查。因此,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局势虽然变得愈发动荡,但特朗普政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必然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