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于近期访问北京,出席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此次来访正值中国春节之前。报道认为,这再次表明印度和中国军事对峙4年后正在恢复各项对话机制。《印度快报》称,鉴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印度外长苏杰生都已会见其中国同行,唐勇胜此访意味着印度三个重要对话代表都已与中方举行过会谈。
印外交部表示,唐勇胜此访将聚焦三类议题。一是商谈中印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探索未来两国关系发展方向。二是讨论中印边境问题。三是讨论签证、恢复直航、建立包容性经济伙伴关系等议题。据悉,这是六周内印第二位高级官员访华。2024年12月17-18日,印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访华,出席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国家安全顾问)第23次会晤。
唐勇胜(资料图)
有记者就印度外交秘书访华相关问题提问。毛宁表示,去年10月,中国领导人同印度总理莫迪在喀山出席金砖峰会期间举行会见,就改善和发展中印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近一段时间,中印双方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并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同意改善和加强交往,恢复机制性对话和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印关系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我们欢迎唐勇胜外秘来华举行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会适时发布相关消息。
日前,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表示,过去10年内,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关于“来自中国的挑战”,他直言,过去的执政者对中印关系存在“误读”,印度采取的行动既无法在中印竞争中“占上风”,也无法发展中印合作。而目前,两国正在摆脱因为边境问题而引发的复杂局面。苏杰生认为,尽管中印之间的相关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但是依旧作长远打算。对于印度而言,中国的发展实力正在逐步增长,印度必须做好准备,尤其是涉及到会影响到印度利益的能力,更是要打起精神。
苏杰生(资料图)
至于未来中印关系的发展,苏杰生给出了三个“相互”,分别是相互尊重、相互敏感和互惠互利。从印度最近的表现来看,改善关系的举动确实做了不少,看得出来态度也是很认真,起码说明这一次他们并不是说说而已,确实是莫迪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可能他们本身说不上有多么乐意这么做,但多少带点“不得不做”的意思在里边,总之对改善双边关系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事实上,莫迪政府其实非常清楚,中国在印度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从中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甚至一些制造工艺也得从中国引进。曾经印度也曾尝试去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从而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经过一番观察考证,印度根本无法离开中国,唯一且最好的选择就是改善双边关系,扩大双边合作。毕竟如今是印度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需要印度。
日前,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外长会在华盛顿召开。“新官上任才几个小时”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主持会议。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大国竞争仍然是美国新政府外交的优先要务。根据会后的联合声明,四国外长重申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印太”的承诺,反对“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四国眼下各有盘算。印度方面,相比于美日澳在过去几年均增加国防开支,印度保持了稳定的国防预算,表明在亚太军备建设中采取更谨慎的立场。
鲁比奥(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四国外长联合声明未直接点名中国,但意图不言自明。提及“印太地区”,声明称,“强烈反对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声明还声称,四国“共同致力于加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维护和捍卫法治、民主价值观、主权以及领土完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日前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与安全,不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中方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合理合法,无可非议,希望有关方面多做有助于增进各国互信与合作的事情。
2023年至2024年期间,外国资本对印度市场的净投资降至226亿美元,刷新18年来的新低。这一系列的经济损失让印度在过去4年持续出现大规模失业浪潮,且势头逐年递增,这些人群也是印度社会不稳定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数据让印度彻底破防了,莫迪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中国不在一个量级上,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供应链枢纽,印度对中国的封锁反而是固步自封的表现,愿意和中国合作的国家排队,印度更像是在和“空气”博弈。
莫迪(资料图)
在此之前,当时还是候任总统的特朗普,就已经对印度发出威胁,扬言要对该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而印度因承受不起与美国打关税战的后果,因而只能通过讨好特朗普的方式,希望他将来能对印度“高抬贵手”。印度与其他美国盟友一样,即便清楚屈服于美国的做法会让自己吃大亏,但由于都不敢与特朗普发生冲突,因此只能通过采取各种能让特朗普开心的方式,搞好与华盛顿的关系,借此乞求特朗普在这4年任期内,对他们“高抬贵手”。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印关系的改善进程,似乎停留在某个阶段,比如中印军队虽然在边境脱离了接触,但印度方面并没有在冬季减少边境的驻军数量,此外,在直飞航班、贸易等问题上,双方的一些分歧,也没有很快的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双边关系的改善,肯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对于中印来说,尽早解决双方的一些问题,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现如今,印度外交秘书计划访问中国,实际上表明:莫迪已经明白,他们想要在特朗普那里获取什么好处,基本是不可能了。
特朗普(资料图)
与中国的合作,不仅能解决眼前的经济困境,还能避免过多依赖西方国家,这对印度来说显然是一个相对更有利的选择。中国有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印度又存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规模,二者刚好形成互补关系。在全球化面临阻力的当下,中印两大人口大国的联手,无疑会对西方经济体系形成某种“东升西降”的信号。莫迪的求助能否真正扭转印度的经济颓势?这既取决于中国的助力,也取决于印度自身的改革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