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中东局势几十年来最惊人的一项提议,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级别的方案。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周二访美,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首位正式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但真正让全球炸锅的,并不是两人的会晤,而是他们共同抛出的“加沙重塑计划”——美国接管加沙,并将巴勒斯坦居民迁往阿拉伯国家!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回顾过去几十年,加沙全是死亡。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让人们永久地重新定居在舒适的家中,让他们快乐地生活,不被枪击,不被杀害。”

他提出,将加沙220万居民中的170-180万人重新安置,并暗示这一方案依赖于约旦和埃及的配合。

注意,他的用词是“We'll own it”(我们将拥有加沙)。这里他是读稿子的,"We'll own it",到底是稿子上的还是他临时加的,只有他知道。

也许,特朗普想在中东给美国搞一块飞地。反正以色列人不反对,身边有美国人,总比巴勒斯坦人要强。阿拉伯国家也五味杂陈,但公开跟美国对着干,估计他们也没那实力和胆量,尤其面对特朗普的美国。

特朗普还是老派的。从他对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态度上来看,他是喜欢开疆拓土的。

房地产商人,哪有不喜欢土地的?


尽管阿拉伯世界在国际场合高调支持巴勒斯坦事业,但事实上,许多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人始终保持距离,甚至戒心重重。

这是因为他们太了解巴勒斯坦人了。

巴勒斯坦人强硬好斗,极端固执,容易与周围势力发生摩擦,不服从管理。政治意识还强,到哪都要有自己的组织。

历史上的巴勒斯坦人,就像农夫与蛇里的那条蛇,曾经把接纳他们的邻国约旦、黎巴嫩,咬得鲜血淋漓。

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巴解组织在约旦建立“国中之国”,挑战哈希姆王室的权威,最终约旦国王侯赛因不得不动用军队进行镇压,驱逐了大批巴勒斯坦人,约旦才恢复稳定,但也是元气大伤。

随后,流亡的巴解组织进入黎巴嫩,在当地形成武装势力,成为黎巴嫩内战的重要导火索。

而在巴勒斯坦人大规模涌入黎巴嫩之前,黎巴嫩曾是中东地区最繁荣、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中东的瑞士”和“东方巴黎”。

黎巴嫩原本有严格的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权力分配机制,基督徒占据总统、军队领导层等关键职位,穆斯林则掌控议会和部分政府部门。 大量巴勒斯坦穆斯林涌入后,导致黎巴嫩穆斯林人口急剧上升,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势力平衡被彻底打破。

今天的黎巴嫩,仍然未能从战乱的阴影中恢复,而当年的“东方巴黎”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阿拉伯国家始终对巴勒斯坦人保持戒心,不愿接收他们的原因之一。

当然,阿拉伯国家也很虚伪,长期又当又立。

像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富国,在巴以问题上一直以“巴勒斯坦人民的坚定支持者”自居,不断谴责以色列,高调声援巴勒斯坦。但真正涉及到实际问题,比如接收难民、提供居住权,他们又异常冷淡。他们很有钱,完全有能力提供庇护,可他们更愿意花钱打广告宣传“支持巴勒斯坦”,而不愿承担起安置难民的责任。

所以,每当中东发生难民潮,难民们的第一选择往往不是去周边的阿拉伯兄弟国家,而是远渡重洋冒险偷渡涌向欧美。

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巴勒斯坦难民到了欧美国家后,并没有像其他移民一样努力融入,而是不断要求所在国“适应他们的文化”,一言不合就打砸抢。 他们如此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为什么不去同文同种的阿拉伯国家,而是要去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要求别人适应自己”?

对于这样的民族,可能只有彻底拆散就不他们,才能解套中东死局。

离开加沙,对于很多巴勒斯坦平民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解脱。那个地方太可怕了,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365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上,挤了220万人,即便没有战争,那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如果能有其他选择,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离开。

不过对于哈马斯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绝不可能接受加沙的清空。哈马斯一直以巴勒斯坦平民作为铜墙铁壁,一旦接受大规模迁移方案,等同于承认以色列的胜利,并彻底失去他们的依仗。

所以,接下来,加沙不会平静。不知道特朗普能有什么招,把哈马斯这些人给摆平。


埃及政府的态度很坚决,就是拒绝任何形式的巴勒斯坦人大规模进入其国土。因为他们太了解巴勒斯坦人的德行了。

埃及本身经济问题也严重,无法负担大量难民的生活成本。埃及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粮食供应本就紧张,突然接收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加沙难民,恐怕会引发社会不满甚至政治动荡。

如果约旦和埃及坚决不接受加沙难民,美国可能会向其他阿拉伯国家施压,尤其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和土耳其。

海湾三国财力雄厚,家大业大,也想要在中东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美国可能会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形式,威逼利诱他们合作,接收部分加沙人。

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政府一直在中东问题上充当“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埃尔多安此人也有当世界领袖的野心。如果美国在叙利亚或库尔德问题上对土耳其让步,土耳其或许会考虑接收部分巴勒斯坦难民。


如果特朗普的“加沙重塑计划”得以实施,美国将主导对加沙的全面改造。这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重建、社会治理改革,甚至可能建立一个类似“中东版的新加坡”的经济特区。

美国大概率会投入资金进行城市重建,修复被战争摧毁的建筑和道路,重建电力、供水系统,并引入国际投资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不过特朗普也说了,重建加沙,主要靠巴勒斯坦周边国家给钱。

不管建设的钱从何而来,加沙重建后,肯定会成为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一环,甚至成为军事与经济双重试验区。

这样的话,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就大了。

美国要是打造一个“美式加沙经济特区”,肯定会吸引更多阿拉伯国家向美国靠拢,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布局。同时,中美在中东的竞争也会加剧,从能源、基建到贸易,未来博弈的烈度恐怕只会越来越高。

加沙地处战略要冲,美国若在此设立军事基地,那么它对红海、地中海等重要航道的控制力度就更大了,这会直接威胁中国的能源运输安全。

巴以问题的格局也可能因此改变,中国一贯的中立调停策略或需调整,以应对新的外交现实。

未来,美国能否成功改造加沙?中国又将如何在这一局势下布局?这将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大议题。


不得不说,特朗普确实是不世出的枭雄。

“加沙重塑计划”只是他最近甩出的众多重磅炸弹之一。短短半个月,美国的外交、经济、军事格局已经彻底换了个样子。

过去四年,拜登的政策让美国在全球的存在感持续削弱,谁都可以看不起美国。但特朗普一回归,就用雷霆手段,也可以说是流氓手段,让所有人都明白:那个敢动真格、敢撕破脸的特朗普,回来了。

他一上任,就让加拿大和墨西哥尝到了苦头。两国领导人一开始很强硬,声称不会向美国屈服,誓言要反制。然而,没几天,他们就双双跪了。

特朗普还迅速调整对俄政策,表示不再无底线支持乌克兰,当然,如果乌克兰愿意用稀土来换军援,也不是不可以谈的。

另外,还有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南非白人问题……

在美国内部,特朗普也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正在大规模削减冗余的联邦机构,彻底颠覆过去几十年美国政府的低效运作。国际开发署被接管,民主党的金库被掏空,左派政客们惊慌失措,却无力阻止特朗普的狂飙突进。

短短半个月,特朗普已经让世界重新适应他的节奏。他的行事风格让所有对手措手不及——既能让盟友低头,也能逼敌人让步,更敢对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挥刀相向。

他的回归,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政治生态,也让整个世界进入了一场新的博弈。未来四年,世界格局必将重塑,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看这个八旬老头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暴。

的是什么

繁花》,怀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