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线,能连接千万家;一根线,也能牵起一座城。
前期,成都发布集中报道了成都市启动全市公共服务电话清理规范工作,如今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清理规范的情况和效果如何?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下称: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获悉,目前我市已完成对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的清理整合工作,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共156个(附后)。
PART 1
确保“接得住”
用归并整合“提效率”
用互转机制“上保险”
清理规范公共服务电话看似是小事,但其实事关群众获得感,事关大城之治。
记者从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了解到,今年1月初以来,经过20多天的全面摸排梳理,成都市已完成对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的清理整合工作,目前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共156个,涉及51个市级部门(单位),有效压缩了对外公开的电话数量,方便企业和市民查询拨打。
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电话能打得通、接得好,全市各相关部门还通过提档升级软硬件、扩容接听席位、启用智能语音热线、提升接听队伍专业化水平等举措,形成合力建立起了“12345热线+专席(人社、医保、公积金、公共法律)+高频服务电话”的公共服务电话接听服务体系,以及12345热线与公共服务电话之间的互转机制,企业和市民既可以直接拨打部门公布的公共服务电话,也可以直接拨打12345热线。
市医保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医保信息建设融合,统筹谋划全市医保智能咨询服务平台12393;锦江区医保局将服务电话提档升级为“云总机”,采用人工解答和智能问答相结合,完善参保高频五大类医保政策知识库,在原有2条热线基础上新增1条热线,让群众电话更易接进……一系列压减数量、提升服务质量的举措正在加快推进,确保全市公共服务电话高效规范运行。
PART 2
共建、共治、共享
确保常态长效为群众“服好务”
更优服务环境靠共创
小热线事关大民生,提效能、优服务的任务仍将持续到底,并且要越做越细。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还将推动各区(市)县公共服务电话清理规范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我们会常态化开展全市公共服务电话接听队伍教育培训,提升公共服务电话解答率和群众满意率”,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动态监测部门电话的问题解决率、企业和群众满意率,及时通报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公共服务电话常态长效为群众服好务。
热线要管用、好用,除了不断规范服务、升级服务,也要依赖于市民群众将它用对、用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清理规范后,公共服务电话分类清晰,大家可以分类拨打电话,不必事事打“12345”。
比如:针对社保政策咨询类问题,人力咨询和社会保障专席短号是“12333”,关于社保信息查询、挂失、劳动维权等市民反映和需求,这个专席可直通部门,更快捷;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专席短号是12329,一个电话到这里,专业工作人员能给到大家的回复,更权威;
图据成都住房公积金
涉及公共法律服务,比如法律、公证、司法鉴定等咨询,法律专席短号12348则会24小时在线,接听大家的需求,更专业。
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倡议:“推动热线管用、好用、用好,需要我们广大市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电话的共同维护,共建、共治、共享,真正让公共服务热线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附件:成都市市级公共服务电话汇总表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