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铜仁市办好民生实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刘怡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铜仁市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织密就业保障网,搭建服务平台,深挖就业潜能,全力办好稳就业促就业的民生实事,拓宽群众“幸福半径”。202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余人,促进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46.06万人、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14.5万人,完成技能培训2.28万人次。

织密就业保障网

“持证上岗后,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稳定岗位。”常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务工的安辉,是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杨柳镇人,曾经因为无证,只能“打游击”接单。2024年,安辉参加了印江在厦门开展的焊工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现在工作稳定,月薪也增加了三四千元。

铜仁市从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开展跨省异地技能培训,相继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举办培训班15期,焊工、电工、装配工等工种双证取证率为91.4%,单证取证率达100%。

从“包车返岗”到“跨省送技”,铜仁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劳务协作举措、强化技能培训力度、打造家门口贴心服务,全力织密服务保障网。

铜仁市出台《关于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铜仁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十条措施》,系统推进各项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建立市际间区域劳务协作联盟,在务工人员集中地搭建驻外劳务协作站点,织密跨省务工服务“一张网”。深入开展“技能铜仁”建设,全面提升职业培训质量。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人社便民服务站、零工市场(驿站)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已在2000余个村(社区)配备劳动保障人员,常态化开展基层就业公共服务。

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铜仁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很不错,人才政策、待遇也很好,对我很有吸引力。”在铜仁市2024年“千名英才·智汇铜仁”引才活动重庆站引才推介活动现场,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王鹏举说。

铜仁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化“人才强市”战略,为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青年力量,不断书写招才引智“大文章”。

围绕招才聚才,铜仁市积极为本级高层次人才发放津贴、住房补贴和发放非公企业引才补贴,开设“96567”人才热线,协助解决“优才卡”持卡人子女入学需求;“千名英才·智汇铜仁”引才活动,2024年收集800余个企事业单位引才岗位,赴深圳、重庆引才。

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铜仁积极推行“六进校园+”服务模式,启动实施“四个一”服务高校毕业生进社区活动,组织百名高校毕业生赴浙江、湖北等地,开展“职业体验+就业”访企拓岗活动,促成市内6所高校与177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

深挖就业潜能

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当下,地处武陵山片区的铜仁市,通过短视频牵线,“新农人”化身“网络主播”,将乡集特产、梵净山珍放上“网络快车”。

在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1.8亿桶酸辣粉通过抖音直播间走出大山。酸辣粉带动了当地就业,其中,90%的产业工人为当地妇女。

铜仁市人社局会同发改、交通、邮政等部门,开展新就业形态调查摸底工作,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合作企业规范用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2024年,铜仁市纳入人社部门监管的新就业形态企业共有175家,从业人员8032人,建立工会组织61个。

此外,铜仁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推进就业。线下,建成零工驿站280余个;线上,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累计吸引55万人参加活动。

铜仁持续激发创业活力,建立市、县两级创业指导专家库,成功引导6000余名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全面推行创业担保贷款电子化审批,在居民服务一卡通搭建“创贷经办”,实现“指尖办”“掌上办”。2024年,铜仁市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962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亿元,扶持920人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

来源:贵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