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一开始,来这里玩的人就很多,我的梨卖得也很好,昨天卖了1000来块钱,今天人更多,肯定比昨天卖得更多。”2月3日,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游客如织,果农李晓凤正忙着给顾客装车头梨。
李晓凤是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安前庄村民,她家里种植有“贡品”之称的车头梨有些年头了,“今年梨子收获后,已经卖了一些,但还有些存货,年前我就想,过年时来景区旅游的人会很多,梨在这里肯定很好卖。”李晓凤说,“今年春节期间在该景区摆摊做买卖的商户和农户近百家,从业人员200多人,据我所知,大家的买卖都不错。”
今年春节,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举办了新春贺年会,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苟队长娶亲》等沉浸式红色演艺节目,因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而爆火,游客每天超过万人,大家因观看和体验节目而热血沸腾,情绪价值拉满。红红火火的红色旅游成为助推器,有力拉动了旅游消费。
景区负责运营的副总经理闫纪锁介绍,为让游客游有所购,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景区节前进行了周密安排,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游购需求。他们在景区设置了旅游商品经营区域,并根据景点分布和景区内线路,对经营摊点进行了科学安排。在景区入口人行道两侧,设置了数十个旅游商品售卖摊位;在常山庄古村和古县城街道,分别设置了美食街和小型市集,供游客选购;在古县城主街,设置了非遗展示、销售区和美食一条街。“景区内的旅游商品种类多达百种。既有手工艺品,又有文创产品,更有当地农民出产的土特产,还有汇聚于此的各地小吃和美食。”闫纪锁说。
游客众多,旅游商品销售火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卖了近百张煎饼。”经营煎饼摊位的黄树贞乐呵呵地说。经营着煎饼铺的孙建香,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始终挂着满意的笑容。“每天的营业额几千块钱,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虽然很累,但感觉自己的忙活很有价值。”孙建香说。此外,景区设立的几处售卖与红色沉浸式节目相关的玩具的摊位,商品更是供不应求。“我们今天补了两次货,卖了五六千个。”景区工作人员李雪忙得嗓子都有些哑了。
红色旅游红红火火,旅游消费旺盛的喜人景象,实现了多赢,景区提升完善了业态,为景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内容丰富的文创产品,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游客,释放了文旅消费新动能,形成了旅游红火,消费旺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当地群众种植的苹果、车头犁、地瓜、花生、粉皮等,成为游客纷纷购买的抢手货,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乡村振兴。
(大众新闻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郑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