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我们希望通过 Matrix 周报栏目,将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94 期一派投票《 你的旅途游戏清单准备好了吗? 》中,共有 202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Gurri:买了开源掌机 35xxsp,最近在补银河战士系列。已经通了融合,在玩零点任务。不得不说体验和手机插个手柄真的是两种体验,翻开即玩,小巧的机身都非常契合那个时代的掌机体验。这个时代唯一可以揣裤兜的掌机只剩下手机了,然而手机游戏在我们这些老 ass 看来根本没法称之为游戏(纯个人感受,如有冒犯请见谅)。


落雪小凝:最近沉迷燕云十六声,当做纯粹的单机游戏,探索的挺开心。

旅途中,上飞机前,会提前登录一下月圆之夜,打开单机模式,然后切后台。进入飞行模式之后,就可以继续刷全图鉴成就啦

少数派 18510599:在手机上装了 GBA 模拟器,希望能在高铁上打打逆转裁判 123。


阿利安卓:只有 Steamdeck,玩玩土豆兄弟和小丑牌还还是不错的

手机游戏嘛,F-droid 上有不少开源好玩的小游戏,比如 Vector Pinball

hAPPydOg:Delta + 宝可梦水晶,开了 GS 球


HZ_Studio:Kingdom Rush

jojo12:星露谷物语希望把全成就做完。

zixr365:最近为了备战怪猎:荒野,在玩怪猎:世界。不得不说,怪物猎人是真的好玩啊,世界的画面啥的,也挺好的,并不会显得过于古旧。打完世界刚好续上荒野。

ps 上刚打完了最后生还者一代重置版,确实很好玩。二代迟迟不进会员库,另外听说有觉醒元素,一直在犹豫和等待,实在不想给 zzzq 投钱。

因为打过了最后生还者,感觉对这类丧尸题材的游戏抗力有了一点点提高,所以考虑打生化危机了,之前一直是想玩不敢玩的。听说 4 代已经不算恐怖游戏而算射击游戏了,所以在 steam 上买了个豪华版开玩。确实不算很恐怖,开个简单难度,玩得也挺开心的。

忆梦非诸侯:歧路旅人 1+2,最近迷上了这种回合制游戏,从之前的 p5R 到星之海,这种回合制游戏可太适合 switch 了

JimLu:突发奇想把 Wii U 又拿了出来,发现老任服务器都关了,更新系统联 pretendo 折腾老半天,终于玩上了喷射战士 1 代,还是那个原汁原味的感觉。


Yorkson:在 iPad mini 上装了 Delta 和 PPSSPP,发现能模拟 PSP 后可以打 GalGame 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有事儿可做了,另外还买了个三十块的 shanwan 小手柄,单手按按 AB 比点屏幕方便。虽然有 Delta,还是把 3DS 翻出来,准备打几个 GBA 游戏玩玩,比搓屏幕手感好不少。


JuniperPhoton:继续推荐歧路旅人 2,即便是 Switch 上玩也很棒。

kendentline:川渝牛马表示,隧洞太多了,很难找到连续的信号打游戏,有时候甚至听个歌都是奢侈……

蝉心:看起来派里玩绝区零的不少,我也喜欢。

NS 推荐 圣兽之王、十三机兵防卫圈、雪居之地、蒸汽世界 大劫掠 1 / 塞尔达 智慧的再现

Win/SD 推荐 漫威争锋,以及过几天上的 三国无双 起源

Leobai:纯旅途中的手游来说是 P5X 和杀戮尖塔。因为出行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小时多点的高铁,因此可以趁机刷刷日常本开一局尖塔。P5X 的主线剧情虽然是亮点,但还是更适合长时间打。

如果是正经玩的话,Quest 平台的 Demeo、生化 4 和蝙蝠侠阿卡姆之影都很不错,Demeo 是经典下棋跑团,玩不明白但是很上瘾,生化 4 VR 很经典,蝙蝠侠是很不错的八向打拳模拟器,流程爽快。

PS 平台个人比较喜欢浪人崛起,把跑图做的很顺畅,非常顺滑的进入了忍者组的打人流程。机器人惊喜感很不错,但有些背板关卡对于我这种操作就会很吃力需要兄弟帮忙代打一部分。

PC 平台或者全平台很喜欢暗喻幻想,首先抛开后半流程剧情全部加速赶工的问题,以及能够接受脑死跑图毫无创意的迷宫部分,就公路片形式,剧情没有雷点甚至有点让人满足,以及美术音乐来说可以推一下,你很难不喜欢开最低难度然后控制自己操作速度争取在音乐达到下一个小高潮切进下一个副歌前打死小怪这种操作,真的。

黄小猪:Arcade 里的 Sasquatch 两年前初见的时候点开了一下以为就是个大脚怪整蛊露营者的恶作剧游戏,但是常年霸榜让我一直不太理解,后来突然发现除了在营地恶搞以外还有很广阔的天空可以翱翔,最近一星期都在沉迷。整体画风很卡通,感觉是小朋友也能玩的游戏,但是对于一个将将三十岁的大人来说也很上头,推荐给有 Arcade 订阅的各位~(有点像肝脏友好版的星露谷)然后还下载了朋友们口中的年度游戏小丑牌,不过平时不怎么爱打扑克,打算路上玩腻了 Sasquatch 之后来开拓一下新世界。

江月何年初照人: 以前在旅途中喜欢玩手机单机游戏,

小时候最早喜欢玩日本开罗游戏,一款游戏能玩一个寒假,怀念在摩托罗拉上喜欢忍者村

之后玩得比较杂,迷你地下城 2,铁锈战争,移植的守墓人,崩溃大陆,以及当时的很多汉化游戏,比如手谈汉化组的 solar2,太阳系战争等,现在也会去找一些这样的游戏合集

Mindustry(像素工厂)是唯一一个玩到现在还在保留的游戏,可以在飞机上玩,比较有趣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车不能快:老蛙 FFⅡ 90mm F2.8 镜头

  • 入手渠道:海鲜市场

  • 参考价格:3280,二手 2000 左右

自今年 618 购入松下 S5M2 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该添置什么镜头好。但无奈的是,马来松联盟的 L 卡口生态仍旧是画大饼状态,表面上松下有数码机技术、适马有镜头对焦技术、徕卡有光学积累,但现实便是 ——L 卡口可用的全画幅镜头屈指可数。同时,适马的重量、徕卡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

当时我手上的镜头只有套机带的 50mm f1.8 和 20-60mm f/3.5-5.6,室内拍摄视频还是够用的,但在键盘照片拍摄方面,这两颗镜头的焦段就有些不合适了,因为键盘是一个相对方正的产品,拍摄整体时我希望获得一些压缩感,而不是「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和强烈的冲击感。


最后,在和一位键盘拍摄颇有经验的前辈交流之后,我决定购买一颗 70mm 焦段以上的定焦手动镜头。一方面手动头的选择面比自动头要丰富,同时价格跨度也宽泛不少,另一方面,定焦头的结构相对变焦头要简单不少,同样的价格段下更容易拥有更大的光圈和更好的画质。

而在观望了诸多适配 L 卡口的中长焦镜头之后,我选择了老蛙 FFⅡ 90mmF2.8 镜头。如今国产镜头五花八门,价格和参数也都很诱人,但综合评估下来,我觉得老蛙的产品力是最实在的,尤其是在微距方面,老蛙还有许多「独门绝技」,而他们在营销方面也没有做国内厂家经常干的大面积推流和矩阵号,也让我对这个品牌有一种「脚踏实地做产品」的好感。


先来聊聊几个槽点,首先老蛙的镜头盖的松紧尺度感觉做的不是很到位,稍微一碰就会开,其次遮光罩的安装实在是有点难受,总是给我一种异样的剐蹭感。同时镜头重量也不轻,虽然长焦肯定比短焦重,但近乎同焦段之下,老蛙 90(619g)足足比松下 100mm f2.8(298g)重了一倍有余,而且松下还是带有电机对焦的自动头。


不过这些问题在这个价格和画质表现之下瑕不掩瑜,老蛙的画质表现着实让我惊喜,凭借他们自家的 APO 复消色差技术,暗角、畸变、眩光、色散的控制都很不错。当然,我确实没用过什么好镜头,但就拍键盘而言,我觉得这个素质已经非常够用了。


在购入老蛙 90mm 之后,我几乎所有的键盘照片都由这颗镜头效劳,毕竟除开 90mm 的焦段,它还是一颗最大 2 倍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有着极近的对焦距离,可以用来拍摄很多键盘的做工细节,虽然用来拍这个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关于摄影,我能聊的真的不多,毕竟我开始玩才相机半年不到,尽拍摄的次数和题材也相对有限,但摄影带给我的宁静感却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难得的片刻喘息,也希望各位能用摄影的方式发现生活中美好。


夜行列车长:MUJI 断货王擦镜纸

  • 入手渠道:京东

  • 入手价格:8 元

目前市面上广泛可见的擦镜纸多含有酒精或其他清洁剂成分,旨在实现快速干燥与除菌效果。然而,鉴于多数眼镜镜片均附有镀膜,长期使用含酒精的擦镜纸擦拭,极易导致镀膜受损脱落。

在更换上一副眼镜前,我一直使用配镜时附带的擦镜布以及酒精片来清洁镜片。结果发现,镜片镀膜已略显斑驳,并伴有多处划痕。回顾日常擦拭习惯,这些损伤大多源于反复使用的擦镜布中夹杂的微小尘粒对镜片的摩擦,以及酒精棉片中酒精成分对镀层的侵蚀,共同加速了镜面镀膜的脱落。


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不少人推荐 MUJI 的擦镜纸,于是便在库存紧张的京东平台上不断刷新,终于成功抢购到两包回来试用。 若论 MUJI 中性价比高且不踩雷的产品,我个人认为这款擦镜纸绝对可以入选。 作为门店中最实惠的商品之一,擦镜纸的材质为「丙烯酸无纺布」,每包内有 14 张,长 15 ✖️ 13 cm 的尺寸(约一台 iPhone 11 Pro )。 这个尺寸无论是擦拭眼镜还是显示屏都恰到好处,不会显得太小。 而且,擦镜纸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切记在使用前抖动去除浮尘,就能有效避免细微尘粒划伤镜片。


在使用了擦镜纸后,还是能很明显的看出差别。擦拭前,镜片上的指纹、灰尘仿佛给视野蒙上了一层薄雾;而擦拭后,镜面很光洁,前后对比之下,那种清晰透亮的视觉效果让人倍感舒畅。

使用过程中也无需大力擦拭,只需要擦拭两三次即可将镜面上的大面积污渍擦掉,而且还是在没有使用任何清洁剂的情况下。既省时间又能减少对镜片的磨损,也是蛮高效温和的清洁方式。


左边:使用后; 右边:使用前

不过也有人说这款擦镜纸有平替 —— 实验室擦拭纸,具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某宝搜索一下,是否有一样的效果这个还需要等买来对比之后才知道。但从 MUJI 的这款产品目前的表现来看,清洁力、便携性和性价比都是不错的。平常不习惯携带擦镜布的朋友可以揣一包放兜里,需要用的时候随时取用,放一张的话很有可能当纸巾给扔掉。现在我都是车里、办公室、家里各放一张,需要用的时候都是随取随用。

Kasper:索尼小钢炮 SRS-XB100 无线扬声器

  • 参考价格:¥349

作为一个音乐和播客的重度爱好者,我的家里遍布了各种各样的外放设备。在作为家里主要活动场所的起居室里,有一台 Marchall Stanmore 作为主要的音乐外放设备。而平时的一些轻度播放内容,例如放一些播客内容等需求,主要由卧室和书房的两个 HomePod Mini 来实现。然而即使是这样,家里还有一个空间是没有外放设备的,那就是浴室了。或许这真的是一个「顶小众」的需求,不过对于我来说,如果有一个声音穿透力足够的外放设备能够让我在洗澡以及洗完澡的这段时间内听音乐以及播客,那就是非常完满的解决方案了。在这样的需求促使下,我发现了索尼的这款小钢炮。

对于「小钢炮」,我们在汽车圈也有这样的称呼,通常是指一些「扮猪吃老虎」的车型,小小 A 级车被塞进了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这样的车型例如 Golf GTI,BMW M140i 等等。那么这样的名字放在音响上意味着什么呢,我期待的是小小的体积能够爆发有足够穿透力的音量和低音,能够让我在雾气氤氲以及哗哗水声中清晰的听到内容。这款小音箱在这几天的使用下来,能够完美地胜任这一需求。

在音质方面,由一个 46 mm 的全频扬声器单元和底部的被动振膜组成。据官网描述,这样的偏中心的振膜设计能够展现更加清晰的声音,从我一个非专业人士看来确实是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同时能够让声音更加不受限制的释放出来,应该也是得益于它顶部的格栅开口的孔位直径比较大。


从设计上来看,它基本上保证了一只手可以很舒适握持的大小,并且在底部设计了硅胶垫,如果平放在桌面上的时候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另外还附赠了一条还挺好看的带子,应该是方便户外的场景下能够挂在某些位置。


它有四种颜色,我选择了黑色,不过我觉得四个颜色都还蛮好看,选哪一个都不会出错。


除了我的本身需求带来的使用场景之外,这款小钢炮的设计还让它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场景。比如它的 IP67 防尘防水等级以及 16 小时的续航能力,能够让它非常好的适应户外场景,比如露营。另外这一款还内置了麦克风,能够一键接打电话,这就很适合作为会议的无线扬声器,并且我亲测几乎没有回音的困扰。如果说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那就是我在看官网介绍的时候发现,它居然可以买几个无线串联,以实现立体声的效果。真的是走水果的路,让水果无路可走了。不过我手头只有一个,这个功能没有办法尝试了。


写小黑文的Alex:飞傲 JW1 开放式耳机

  • 入手渠道:淘宝

  • 购买价格:199

运动耳机一直是个很麻烦的存在,从最基础的佩戴紧固避免运动掉落,到轻巧和防水防汗,还要足够开放,即使有音乐也能听清外界声音。对了,对单车佬来说,单次续航还得够长,至少得七小时吧。

这一连串的要求捋下来,就没多少可选了。但是不管是骑车还是跑步吧,甚至是游泳,耳朵边没个 BGM 响着还真不太适应。


右边三个为曾经用过的索尼游泳耳机、缤特力 Fit 一代、二代

不过好在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运动耳机这个领域也被重视起来,有的品牌凭一个骨传导耳机就活的风生水起,甚至让环法冠军和马拉松记录保持者都折了腰。还有从 TWS 耳机里细分出来的 OWS 耳机 ——Open Wearable Stereo 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 —— 听起来天生就是运动耳机。

OWS 耳机采用了开放式结构设计的,就像是挂在耳朵边上的两个小喇叭,若即若离的,不用塞到耳朵里,不会涨的疼也不会滋生病菌,同时还能清晰地听到外界的声音保证安全性,纸面数据就很美好。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分别为配了全定制耳塞的飞傲 UWTS 耳挂、飞傲 JW1 开放式耳挂、缤特力 Fit 三代、AirPods 二代、缤特力 Fit 二代

只是目前市场上的 OWS 耳机还处在群魔乱舞的阶段,要么四位数的价格令人咋舌,要么是没听过的杂牌,相对而言,飞傲这款不到 200 的 OWS 耳机 JW1 就顺眼多了。再怎么也是老牌 HiFi 厂家了,手上也有多款飞傲产品,值得信赖。


这款飞傲 JW1 本质上是飞傲子品牌翡声的,比以性价比著称的飞傲还要有性价比,但在参数配置上也没有缩水,OWS 该有的都有,防水、超轻、耳挂都有,只有单次 6 小时的续航稍微差点意思。


耳机有两种颜色可选,纯白色和更酷的黑金色。耳机可以分两侧装在收纳盒里,由于耳机本体比 TWS 大了不少,收纳盒也没有 TWS 那么便携了,随手塞裤兜有点吃力,这个是 OWS 的通病了,没办法。另外飞傲这个的盒子是磨砂硬塑料材质,边角棱线分明,放桌上观感很好,随身带就有些硌了。


作为老牌 HiFi 厂商,飞傲 JW1 在听感上是下了功夫的,14.2mm 的动圈单元在物理结构上就降维打击了友商产品,算上 AirPods 在内,JW1 是我所有运动耳机中听感最好的。

首先在低音下沉就绝杀全场了,喜欢运动的都知道,在运动时低音的澎湃可是高燃的,跑不动时来点激昂的鼓声就好像打了鸡血又可以再来两圈了。就音质上来说,JW1 的声音饱满度也完全不像是个运动耳机,可见飞傲是按照有线平头耳机的标准来打造这款产品的。


但是在享用这份好声音之前,你得确认你的耳朵适合这款耳机,没错,这个耳机挑耳朵。JW1 最大的不足就是在这个硬质塑料材质的耳挂上,一方面硬质塑料本身就不如运动耳机常用的硅胶亲肤,尤其是有汗水后会更滑。另一方面硬质塑料对耳朵形状要求就固定了,不能自己调角度,戴久了也会硌的耳朵疼

飞傲并不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材质,我还有飞傲另一款耳挂产品 UTWS5,那款的耳挂就是很舒适的硅胶,只能说飞傲在追求性价比的时候把不该抠的成本给抠下来了。


飞傲 UWTS、缤特力 Fit 和飞傲 JW1 在耳挂部分的对比,上二皆为柔软的硅胶材质

此外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一票否决的缺点,那就是风噪声太大。如果只是遛弯或者跑步都还好,声音清晰不会被风噪干扰。但是骑车速度超过 25 之后就有明显风噪听不清耳机里的声音了,如果速度再快一点接近 30,那就一点都听不见了,只剩下白噪声般的风噪了,即使声音开到最大也无济于事。


总的来说,JW1 真的是一款非常有飞傲特色的产品,同价位甚至同产品类型里都算很好的声音体验,极高的性价比,但有时候刀法又有点歪砍错了地方。而且作为传统音频厂商出身,对运动耳机这个细分领域理解不够,虽然大老板 James 骑车吧,但也是个新手,而且这款耳机立项时应该还没接触自行车运动,让我们期待 James 多多骑车,搞点更好用的产品出来。


大概正如 JW1 在飞傲众多产品线中注定只是边缘小众产品一样,JW1 也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要有天作之合的耳廓,使用场景只是用于低速的户外运动,或者干脆只是办公学习休闲娱乐时来点 BGM,那超高性价比的 JW1 完全可以是年轻人的第一款 OWS 耳机。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个臭骑车的,那我们还是等等明年打骨折的大法新款 LinkBuds 吧。


作者:Matrix机器人

责编:路中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