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自己椭圆形办公室里提出乌克兰有非常宝贵的稀土,如果乌克兰能够将稀土交给美国作为援助付款,同意向美国出口稀土,后面的军事援助就会继续。“我们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他们有大量稀土。我们想和乌克兰做笔交易,他们后面还有几十亿美元援助,只要把稀土交给我们,他们就能够得到我们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愿意这样做………"



接着他又表示:“美国很有兴趣与乌克兰达成协议,获得该国稀土材料,以作为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战争的条件……”

美国提出的条件遭到了德国总理舒尔茨批评,称其“趁火打劫”。

但实事求是地讲,美国吃相虽然难看一些,但要求并不高,而且很公平。特朗普开出条件后,据法国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很高兴,我们认为不仅泽连斯基,整个乌克兰人都会高兴。

因为在泽连斯基在2024年华盛顿北约峰会上提出的“胜利计划”中,就曾有盟友国可以共享乌克兰矿产资源的计划,以此作为伙伴国加大援助条件之一。特朗普的提议不过是将泽连斯基的“付费援助”作为援助正式条款而已,在操作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以资源换取战争援助的模式几乎是国际惯例,也是一种双赢,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无私的帮助。



1934年至1938年抗战初期,中央军有80%的武器装备来自德国,德国分文不要,提出的也是以我国锑、钨、锡等矿产品以物易物,中央政府答应的非常爽快。

稀土这种资源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我国是重稀土开采和进出口世界第一大国(包括铽、镝、钬、铒、铥、镱、镥、钪、等稀有金属);美国是轻稀土开采出口第一大国(包括镧、铈、铼、钕、钷、钐、铕、钆金属)。

其他稀土大国还有越南、乌克兰,巴西、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印度、澳大利亚、格陵兰……这种矿物质各国用量都不大,开采简单,只是冶炼与精选的成本大小而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不了伤害。



美国缺稀土吗?美国并不缺稀土。在重稀土这一块虽说美国少了点,但完全可以从其他重稀土大国进口或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这种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一样,国际市场有的是。一些网友曾认为我们可以用重稀土卡美国脖子,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是世界轻稀土进口第一大国,我们卡别人,别人也会卡我们,贸易壁垒的结果是双输,而且如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所言:“当商品无法越过边界时,士兵的马靴就会越过边界”

昨天看到几个博主对该事件评论,认为美国用稀土与乌克兰进行利益捆绑,可以形成“美国入股了乌克兰能源,双方属于利益共同体的格局”,让俄罗斯在谈判中投鼠忌器,俄罗斯也就无法再将乌东四州作为谈判条件,否则就伤害美国利益,也能够为美国继续援助乌克兰提供法理和道义上支撑。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对,因为在乌克兰15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中乌东并没有多少稀土资源,乌东四州是以锂矿、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为主,且还都集中在顿巴斯地区。譬如作为战略新能源的锂矿主矿脉就在如今战斗最激烈的波克罗夫斯克(红军村)南翼的舍甫琴科村附近,价值高达7.5万亿美元。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利沃夫地区,利沃夫属于大后方。

美国此举,恰恰也反映出特朗普团队在政治与外交方面的操作轨迹,那就是“欲擒故纵”。

明明谈判可以办成的事或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的矛盾,却会预先设置一个极端条件扩大对方心理阴影,当对方在危机感促使下为了实现预期值不断地降低互动条件时,美国就能够轻而易举将政治差价转换为商业利益,实现经济与民意上双赢。

咱们来看看,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税收大战中,两个国家最终以增加13.5亿美元的边境费用以及派遣一万名士兵偃旗息鼓。这又是什么条件呢?特鲁多在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晤时就已经提出过这样的方案,而墨西哥此前就在美墨边境部署了15,000名士兵打击非法越境者和芬太尼集团,因此根本不算条件。

特朗普以25%的关税敲山震虎后又以该条件作为收尾“宣布胜利”。为什么要搞得风声鹤唳呢?这正是特朗普的高明所在,即通过“熬鹰心理”实现感恩驯养的目标。

美国对乌克兰也一样,卢比奥与基斯.凯洛格以及川普先抛出绥靖言论,当乌克兰与欧洲高度紧张后,再以大反转方式回到继续援乌的点上,以此实现让欧洲自觉买单和并持续巩固美国民意基础的目标。



利用维度优势欲擒故纵,阴阳谋结合,川普政府很不简单,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理所应当”巧妙地转化成为一种“恩赐”从中获利,但对于乌克兰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