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前段时间,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王毅表示,中国主席前不久同特朗普总统举行重要通话,达成一系列共识。中美关系发展迎来新的重要节点。主席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美政策,特朗普总统予以积极回应,表示期待同主席保持良好关系,强调美中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很多问题。王毅表示,两国元首为中美关系指出了方向、确立了基调。双方团队要落实好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
随着“特朗普2.0时代”正式开启,中美关系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鲁比奥表示,“中美是两个伟大的国家,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要知道,特朗普提名素有“反华急先锋”之称的鲁比奥出任美国国务卿,对中美关系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起点。不过,从近期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互动来看,只要美方恪守承诺,树立起正确的对华认知,中方还是愿意以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分歧。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还许下三个承诺,一是愿和中方进行坦诚沟通,二是愿和中方妥处分歧,三是会以更成熟、谨慎的方式管理好双边关系。鲁比奥称,这是为了应对全球性挑战,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外界认为,鲁比奥的这番表态,是在向中方递橄榄枝,希望双方能在未来几年里,加强沟通与合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方放弃了遏制和打压中国的企图。在电话中,鲁比奥再度提及中国台湾地区问题,并声称美方不支持“台独”,希望和平解决中国台湾地区问题。
鲁比奥在台海、南海和东海等多个问题上指手画脚,并对华放出威胁,可以说是猖狂无比。对此王毅外长并没有留面子,而是对等回击,提醒美方“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求美方遵守对华承诺,并留给了鲁比奥一句话:“希望你好自为之”。不久前特朗普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表示很珍视二人关系,强调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并想要在就任100天内访华。在特朗普访华前,鲁比奥的电话却火药味十足,对美方的两面三刀,王毅外长并未深究。
鲁比奥(资料图)
中美关系要得到改善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现在的美国有一个重大的缺失,缺失的是什么呢?缺失的是信任。上一届的美国总统拜登那就不说了,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而即使是特朗普本人在上一个任期当中,本来访问中国双方说的好好的,但回去就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在这样的一系列的过往记忆当中,你说中国对美国、对现下的特朗普政府会有足够的信任吗?正是因为信任的缺失,所以你说什么我都姑妄听之,更多的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
要求中国接受“美国优先”的立场。特朗普明面上已经拿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和中国交朋友,但是不要忘了,特朗普是商人+保守派,是“美国优先”的坚定捍卫者。和中国打交道,甚至是贸易合作没问题,但中国必须为美国的利益让步。现在鲁比奥再提中国台湾地区问题,说白了就是强调特朗普手里还捏着一张“中国台湾地区牌”。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中国在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台湾地区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是无法容忍的。正如国家主席1月17日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指出:“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王毅的“希望你好自为之”也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划出底线、红线,美国若继续在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上采取冒险行动,将为中美关系带来严重后果。
回顾近年来的数次中美高层互动,几乎每一次中国都是态度坚决、立场清晰。无论是对错误话语的当面纠正,还是对无端指责的事实回击,都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自尊与风范。2021年3月18日,时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针对美国代表在对话中的傲慢态度和一系列不符合外交礼仪的举动,中方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
美国航母(资料图)
从这次通话来看,有一些事情说了,有一些事情没说。这说明有一些事情,不那么重要所以没有提到;也可能说明有些事情,现在谈论为时过早。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中美外长达成的这三点共识,也是目前来说,中美存在的最大分歧和冲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正是有分歧有困难,所以才需要再三强调。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能否真正保持成熟慎重的心态?面对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美国能否真正接受,不在中国核心利益上使绊子?
特朗普政府正吸取第一任期时的教训经验,“中国台湾地区牌”正成为其备用筹码。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刚上任就打出“中国台湾地区牌”,结果就是中国直接切断了与美国高层的沟通管道,美国不仅没有达成交易的目的,反而还搞得自己很被动,最终不得不主动在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上放软姿态。如今,对于他打来的电话,我们选择了接听,是出于中美关系稳定的大局考虑,同时也是给一次机会,若是后续鲁比奥辜负了这份善意,只怕再想打通电话就很难了。
特朗普(资料图)
总体看,第一次通话,还是比较客气礼节性的,双方有交流、有呼应,也有期待。当然,不回避的话,肯定也有交锋。按照鲁比奥的行事风格,会说一大通,中方有的也会坚决顶回去。但外交是一门艺术,通话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嘛。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上下同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何惧之有?倒是鲁比奥,确实要反思下,怎么发挥建设性作用。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特朗普喜欢出风头,重视元首外交,中美关系这样的大事不可能让鲁比奥去抢风头,而且通话并不意味着我们解除了对鲁比奥的制裁,制裁本身是一种斗争手段,一会儿制裁、一会取消制裁,国际上都这么玩。对于我们来说解除制裁的关键指标是看是否给他发签证,是否让他到中国来,也就是说无论他是姓卢还是姓鲁都不会影响中方的态度。当年蓬佩奥还用过庞佩奥的翻译,最后选定的是天蓬元帅的蓬,现在这个没准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改成了鲁莽的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