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到中年,究竟在害怕什么?

就两个字,穷病。

要了中年人老命的,看似内卷,看似家庭,看似工作,实际上是钱包空空如也。

如果屏幕前的你是中年人,那你不妨扪心自问,每天早上醒来,第一时间忧愁的,究竟是不是“钱”呢?

小部分人不需要为了经济而忧愁,而大部分人都需要为了经济而担忧。

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占了少数;苟且,占了绝大多数。

有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真相:中年人的往后余生,都是用“钱”铺出来的。



02

中年人的困境——家庭经济危机。

对于中年人而言,最熟悉的六个字,莫过于“上有老,下有小”。

家中的老人需要养老,所依靠的,就是金钱物质;小孩子需要读书,所依靠的,依旧是金钱物质。

养老也好,教育也罢,乃至于日常的医疗,都跟金钱物质息息相关。

肯定有人会反驳,不是有养老金,九年义务教育吗,为什么还会压力山大呢?

首先,并不是每个老人都有高额的退休金。如果家中的老人退休金一般般,那他就需要依靠子女来养老。实际上,就是依靠子女的“经济实力”。

其次,如今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那么简单,还有各种鸡娃、课外内卷、留学深造。单靠学校那点教育,终究是不够的,只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除了养老和教育,还有日常的一日三餐。

别看日常的一日三餐,只是小问题。要想让“衣食住行”稳定下来,这对于中年人的收入要求,就比较高了。



03

中年人的苟且——因为贫穷,不得不内卷。

无数单身的年轻人不理解,为什么有家庭的中年人,会如此拼命,连健康都不在乎呢?

因为贫穷,家庭里边需要花钱的事务太多了。

内卷,等于慢性自杀。但不去内卷,立马吃西北风饿死。是选择慢性自杀,还是选择立马饿死,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就没有第三种选择呢?

工薪阶层的打工人,做不到财富自由,就没有第三种选择。除非,孑然一身,没有家庭。

像这种孑然一身、没有家庭的中年人,基本上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中年人,都有了家庭、孩子,甚至有的中年人还生了二胎、三胎。

生活就像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你停下来,它就会鞭笞你往前走。注定,停不下来。

停不下来的中年人,活成了陀螺的模样,直到转不动的那一天。



04

决定往后余生的,是兜里边的金钱物质。

谈到哲学的时候,我一般认为金钱物质是不重要的,因为凡人不过是匆匆过客。

但是,谈到现实的时候,我一般认为金钱物质特别重要,因为活着的这几十年,总是需要金钱物质来生存。

在现实生活中,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究竟是什么?兜里边的钱财。

年轻人为什么大学一毕业,就当了996的牛马?因为他们没钱,只能拼命去赚钱。

中年人为什么996多年,依旧只能996,而没有任何的选择?因为他们没钱,家里一堆人等着吃饭,只能拼命去赚钱。

解决不了衣食住行的问题,那前途、命运这些大问题,就可以免谈了。

古人有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唯有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人们才有资格、时间、精力,去追求更高级的精神世界。

梦想,并不是打嘴炮就能实现的,需要大量的资产,才能够梦想成真。



05

写到最后

中年人,该如何活着,才能趋向于安稳呢?

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笔存款。

特别是在这个复杂、难测的年头,需要花钱的地方特别多,各种意外、无常层出不穷。有一笔存款,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的风险。

比如,家中某个老人生病了,需要用到钱。

中年人掏得出钱来,那老人家还能安度晚年。中年人掏不出钱来,老人连病都没得治。

生活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它始终以金钱物质的多寡,来论英雄。

生前,或者死后,确实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活着的这几十年,终究需要用到钱。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