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祭出关税大棒后,加拿大和墨西哥选择服软,同意与美国达成一些“合作”,换取特朗普暂缓加征关税。然而,中国却选择与特朗普针锋相对。与此同时,此前摇摆不定的欧盟,似乎也打算和特朗普正面碰一碰。

首先,中国出台的反制措施涵盖部分美国商品,额外加征的关税有10%和15%两个档位,对应了特朗普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的做法。此外,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进行立案调查的举动,也能视作中方的反制之一。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可以看到,面对特朗普的无理行径,中方并没有选择像加拿大和墨西哥一样让步,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让特朗普明白中国的原则所在。

就在中国发起对美反制第二天,连锁反应马上出现了,连被人认为“亲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了。

欧盟各国领导人刚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随后,冯德莱恩明确喊话中国,表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并扩大贸易与投资关系。这番表态被普遍解读为冯德莱恩对中国态度出现软化。

她近期还宣布,欧盟准备与美国进行“有力但建设性”的对话,当受到“不公平或任意”的针对时,欧盟将坚决做出回应。冯德莱恩称,她已经看到了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高额关税带来的混乱,并认为这一做法不会带来太多好处。同时,欧盟还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其多边承诺,无论是发展援助还是气候目标。


【冯德莱恩:若美国“不公平”对待欧盟,将坚决回应】


冯德莱恩的这一整段话,几乎全是针对特朗普的。除了关税问题,她还隐晦地批评了特朗普暂停美国对外援助、退出巴黎协定的做法。当然在这之中,关税问题引发的关注明显是更多的。

要知道,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冯德莱恩和美国走得相当近,时不时把基于共同价值观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然而,随着特朗普的卷土重来,尤其是毫不掩饰地威胁要对欧盟加征关税,这对跨大西洋伙伴的关系,逐渐出现了波动。

一个比较明显的事件发生在上个月下旬,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发表讲话时,公开强调欧盟要和中国借着中欧建交50周年强化关系,并实现互利共赢。虽然在此期间,冯德莱恩也不忘对中国进行陈词滥调的炒作,但她此次讲话释放的信号,还是相当清楚的。


【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发表讲话】


而在谈到美国的时候,冯德莱恩虽然也强调了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但却提到,欧洲将用自己的方式,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价值观”。毫无疑问,这个说法与曾经的“基于共同价值观”,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变化的关键,就是特朗普。

而冯德莱恩的这段话,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如果特朗普不愿意搞好美欧关系,那么欧洲不介意与中国加强合作。而这一次,中国对特朗普的关税反制,与冯德莱恩的新一轮“强力”对美表态、以及对华软化表态,发生在几乎同一时间,或许并不能简单用“巧合”解释。

当然,这并不是说欧盟对特朗普的态度,是跟着中国的路子在走。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做出决定所带来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欧盟其实也在参考,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国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国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事实上,西方之前还有人在担忧,中国和特朗普会不会达成什么“默契”,反而会使得欧洲面临的局势越发复杂。不过,从中方刚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中国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而中国带了这个头,对于欧盟来说其实是好消息。虽然欧洲内部的亲美派一直不少,但也有许多人希望把欧盟打造成全球格局中的另一“极”,因此着力推动全球多极化。在这个事项上,许多欧洲人与中国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如今中国打算和特朗普“斗一斗”,其实也给了欧洲一定的底气。毕竟一旦遭到了中国、欧盟这样体量的经济体联手阻击,特朗普的那套规划,无疑会困难重重。


【冯德莱恩和特朗普】


当然,我们在看到欧洲愿意维护世界多极化的一面时,也要看到欧洲和美国,客观上依旧存在的纽带。欧洲现在摆出“有力”的姿态面对特朗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迫不得已。如果特朗普态度稍稍转变,欧盟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答案确实难讲。

同时,欧洲内部亲美派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批人为了打牢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有时不惜“祸水东引”。这些人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欧洲的实际利益,而是顺着自己的一厢情愿。

此外,虽然冯德莱恩的表态看起来与之前不同,但如何实施这些改变,谁也说不准。

整体来看,随着特朗普带着他“美国优先”的重新回归,世界格局正在面临深刻的变化。欧洲之后到底会迈向何方,决定权只能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