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开工大吉!广州地铁十号线传来喜讯!近日,随着象征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和设备使用权的“金钥匙”正式由建设部门交付运营部门,由公司承担施工的广州地铁十号线东沙站、广钢新城站、大干围站等首批车站顺利完成“三权”移交,正式由建设阶段转入运营调试阶段。
这是继去年11月30日轨行区完成“三权”移交后,广州地铁十号线又一次迎来重要节点,进度条再度刷新,为后续车站的顺利移交积累了有益经验,为整个线路试运行及综合联调打下良好基础。
东沙站位于荔湾区翠园路南侧,沿翠园路呈东西走向,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是广州地铁十号线首个开工、首个封顶、首台盾构始发、首批移交的车站。由于车站基坑范围内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淤泥层、砂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丰富,地下水量大,广州地铁十号线二工区团队在施工过程中,设置500多个监测点,对基坑进行实时人工及自动化监测,确保基坑安全。
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自机电装修施工进场以来,项目团队精心筹划、合理安排,采用BIM模型指导施工,运用可视化方式解决管线检修空间的留设、公共区装修吊顶及附属设备的安装难题,完成站内机电、首开段墙体砌筑、公共区综合支吊架安装等工作,为今后类似机电装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广钢新城站位于荔湾区花围村东侧,沿规划路东西向敷设,为地下二层双岛四线车站,是全线单层面积最大的车站。由于车站北侧靠近110千伏和220千伏架空高压线,正常的起重吊装作业已无法满足现有的条件,广州地铁十号线一工区团队科学优化施工方案,专门采用高度较低的反循环钻机,基坑内的土石方采用“坑内倒运、单边出土”的方式,巧妙的避开了高压线的制约。
车站基坑范围淤泥层、粉细砂层分布,基坑开挖过程中极易引起基坑变形和涌水、涌沙,给车站基坑开挖施工带来很大挑战。项目团队采用“长护筒干成孔”施工工艺,极大加快了围护桩的施工进度;在转入基坑开挖阶段后,建设者们扣边探挖,缩短开挖步距,加快锚喷速度,尽量减少桩间土暴露的时间,保证了整个开挖过程平稳顺利推进。
大干围站位于海珠区大干围工业区,大致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三层双跨岛式结构。该站受到前期征拆、电力管线改迁等因素影响,面对迁改滞后、场地受限、周边环境复杂等困难,广州地铁十号线三工区团队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多方沟通,终于进场。开工就是抢工,项目团队盯紧目标,坚持“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的三保原则,发扬城建铁军精神,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确保车站早日封顶。
为了保障车站高质量移交,广州十号线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总承包模式效能,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等诸多困难,有序推进土建与机电一体化,有效缩短线路建设工期;积极联系运营部门提前介入开展查线核图,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建立工程问题清单,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清零。
建设、运营、设计和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召开问题协调会议和对标会议,及时协调解运营关切的决重难点问题。最终经各专业验收小组确认,车站工程质量合格,各专业体系设备运行正常,正式移交运营调试。
下一步,广州地铁十号线项目团队将继续联合其他参建单位通力合作,以高质量、高标准开通为目标,严格要求做好各阶段验收工作,确保系统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加快做好剩余车站等工程施工,全力推进综合联调、试运行等重点工作,对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广州地铁十号线如期高质量开通,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北京城建轨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