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湖南资兴遭遇特大暴雨侵袭,多地受灾。春节期间,受灾群众过得怎么样?当地用什么办法,能在半年之内,让受灾的群众生活有保障? 一起去湖南资兴看一看。

  春节前,去往州门司镇的路上,记者看到,处处都是忙着重建的场景。桥梁在重建、护坡在加固、水利在修复。就在忙得热火朝天的人群中,一位推着小推车健步如飞的大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拖着200多斤的混凝土是一种什么体验?记者也尝试了一下。


  王大姐说,春节前大伙都在加班加点,就希望快点把水渠修好,春耕就能派上用场。


  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村民 王政香:以工代赈这个项目,既然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就业机会,我们肯定会把这个事情做好。

  以工代赈 助力灾区焕新颜

  王大姐说的"以工代赈",是指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让受赈济的人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在资兴的灾后重建中,国家安排了近一亿元资金,在资兴受灾乡镇投资了47个项目,主要解决灾后农村通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恢复。


  资兴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曾治平: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来获得收入,而不是"等、靠、要"。政府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就是就近创造就业机会,来激发群众重建家园的内生动力。

  王大姐说,受灾后最让她担忧的是家里的稻田和生姜全部被冲毁,颗粒无收。生活来源出现了问题,灾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2024年11月,白筱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开始实施。村委会在村民群里发布消息后,王大姐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跟她一起获得工作机会的有181人。


  这次白筱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共安排了210万元资金。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以工代赈"项目要拿出不低于30%的资金,来发放群众的工资。这意味着村里参与"以工代赈"的群众一共能拿到6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春节前两天,在工地上干活的王大姐收到了工资。

  春节后,以工代赈项目还会继续实施,力争在主汛期前完工。如果王大姐能坚持干到项目结束,她还能拿到上万元的收入。

  受灾群众安置加速

  王大姐迎来新生活

  湖南资兴去年的特大暴雨灾害,导致全市12.8万人受灾,房屋倒塌损坏2.3万多间,当时王大姐家的5间房子也倒塌了。半年过去了,房屋倒塌的群众会在哪里过年呢?


  今年春节,王大姐在县城儿子买的新房过年。在洪灾中,王大姐的儿子胡朝的房子全部被冲毁,根据资兴市的灾后补偿政策,他可以自主选择购买安置房或者商品房,享受户主9万元的基础补助。此外,还有家庭人口每人2万元的补助,他们一家三口共补助了15万元。为了方便儿子读书,胡朝选择了购买二手商品房。从受灾到搬进新家,总共只有半年时间。


  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村民 胡朝:中国的速度真的快,州门司镇还有兴宁镇这么多房子一下子建起来了。


  在资兴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当地政府仅用半年就完成了第一批安置房的选址和建设。

  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曾文韬:这个地的位置靠东江湖景区只有1.6公里,当时我们选址的时候,为了见效快,就优先推荐这块地作为安置受灾群众的优选地。

  春节前,首批搬入新家的受灾群众有1100多户。


  记者采访期间,正赶上州门司镇在规划春节后的耕地恢复安排。王大姐家受损的耕地,当地政府补贴了5900元。春节后,这片农田就会恢复。


  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村民 王政香:这土鸭漂亮吧,再搞个大型的养殖场,鸡鸭鹅全部养起。加油!

  (总台记者 杨潇 文为明 尧遥 陈稼 湖南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