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于波用260万买下雍和宫旁边的两座四合院,几年后,朋友对他说:“我出6个亿,买你一个院。”于波摇了摇头:“我对钱没啥兴趣。”
“是是是,要不你当初也不会不听我们劝阻执意购买了,事实证明你的坚持是对的。看着你现在住的这么舒坦,我是真羡慕啊。”朋友来回在四合院中转着,语气中是满满的羡慕。
于波也只是耸肩一笑,他也觉得自己当初还真是赌对了。要知道当时买这两座小院子的时候,于波手中的钱也不是很多。
他买下两座小院子,几乎耗尽了手中全部积蓄。亲朋好友无一不阻拦他,只不过没有拦住而已。
在当年来看,两座面积不大的破院子,根本就不会有人买,更何况价格也属实不低,大家更倾向于购买漂亮、敞亮的楼房、别墅。
相较于大众思维,于波显然更加理智。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没啥野心,而且一没背景二没资本的男演员,自己的“花期”以及星途事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娱乐圈更新的速度太快了,哪怕是爆火的明星,可能很短的时间就会面临过气。
买房子是为了有个固定的居所,让自己在异乡有个归属感,更方便工作和扎根。
如果用全部的积蓄去购买超出能力的东西,尤其是房子这种大额固定资产,显然风险很大。
于波是一个欲望很低的人,他想舒适的生活,并不想做出超能力范围的消费。
作为一个东北人,于波因为机缘巧合进入了演艺圈,为了事业想要定居在北京。
骨子里,无论是他还是千千万万正在北漂的人们,谁不想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拍了很多戏以后,看着手中逐渐丰满的钱包,于波第一时间就想买房。
在哪买、买什么样的房子,一度让他陷入苦恼和纠结中,直到这两座小院子的出现。
地理位置处于市中心,房子虽然破败一些,但是买什么房子不需要自己装修啊,花钱捯饬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就好了么。
在北京这座大城市,不仅有了房子还有了院子,简直就是于波的梦中情房。
如今在看于波的生活状态,偶尔接接戏,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事业下滑确实戏不太多了,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就可以窝在家里舒服的撸猫、喝茶、晒太阳。
二十年前的那个大胆决定,让他后半生都生活的更加滋润。
当然,于波之所以过成如今的模样,主要是源于他的性格。
身处复杂的演艺圈,他依旧能够说出:“我是一个没有圈子的人”。
足以可见于波的纯粹,不会被繁华迷失了双眼,安安静静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幸福的本质。
同样作为影视明星,大多数的人不会选择“安于现状”,都会想尽办法去“曝光”自己,增加知名度。
毕竟有了名气才能挣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机会,过上更好、更舒适的生活。
其中,也不乏真有些人确实很热爱表扬这个事业。不过,像于波这样能心平气和接受自己“过气”的演员确实不多。
在这个被动“卷”起来的时代,无论是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被卷。
有些人一把年纪了,为了生存,是的不是生存而是生存,依旧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没戏可拍的时候,没有人认识他们的时候,事业一度面临崩塌,他们同我们一样面临生活压力。
于波能清楚看清自己的位置和处境,他力所能及的满足自己喜好,还能满足自己生活所需。
这一点来看,他就已经完胜了很多人。人们之所以羡慕于波现在的四合院,只不过看到了四合院“升值”了,看到了它优渥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环境。
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智的回赠呢。减少焦虑和攀比,理智的看待自己和生活,才更容易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