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美总统特朗普于2月1日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在沉默两天之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向美方亮了明牌,是三天后,美国有一个和中方谈判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美方可要抓住这唯一的选择。
日前,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这一水准与他之前威胁的60%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显示出特朗普仍不愿激怒中方从而引发贸易战的犹豫态度,饶是如此,中方也没有轻视这一危险动向,在这10%关税正式生效当天,中方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口气祭出五项反制措施: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以上这些措施,既体现了对等原则,又精准打击了美国的关键领域。特朗普新政府推翻了拜登的能源政策,开始大力推进传统能源,扩大LNG的出口。对美国而言,这当中有个致命漏洞,美国LNG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反观中国,早就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和中东的原油进口使供应链更加多元化,能够在反制美国的同时保证自身供应和国内经济不受影响,一旦中方反加征关税生效,美国的能源出口战略反而会遭遇滑铁卢。
稀有金属对美国的打击就更大了,在此之前,中方已经收紧了对镓、锗的出口管制,有力打击了美国的半导体和军工产业,这回的钨、碲等相关物项,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打击了美国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对于特朗普重建美国芯片制造业和重振美军雄风的战略来说,有着釜底抽薪般的威力。
至于反垄断调查,则给了中国进一步上诉和采取处罚措施的权利,总的来说,中方这五项反制切切实实打到了美国的痛处,但同时,中方没有直接把美国的后退路堵死,还是给美方留了一个选择。这些天,中方采取了温和的回应措施,表明事态要如何发展,中方到底要不要实施这些措施,完全取决于美方下一步的政策调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就在联合国亮了明牌,2月3日,他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会,介绍安理会2月的工作并答记者问,在谈及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他强调,中国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
他还提到,中国外长王毅在2月18日主持安理会会议,届时可能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其会面的绝好机会。在这场记者会上,傅聪不断强调美方做法的错误性,呼吁美方放下成见,纠正认知,和中方一起秉持开放态度展开合作。好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中方的态度已经一目了然了,那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中方不会主动升级贸易战,所以美方也不要进一步挑衅逼迫。
现在距离2月28日还有13天的时间,也就意味着,美方还有十三天的时间考虑接下来究竟是战是和,特朗普这一任期对中国明显没有之前放得开手脚,肉眼可见地对于中美贸易战还有许多顾忌。中美贸易逆差显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特朗普加税只是个噱头,真实目的还是想和中方讨价还价,中方现在也没有和美方大贸易战的意愿,所以双方也可能达成初步协议,让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一开头究竟要如何书写,还要看特朗普访华时,中美双方谈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