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被捕后的表现,很能说明一个人的品质。

比如顾顺章、向忠发,被捕后很快就叛变了,给组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还有王明,虽然后果没有这么严重,但也很让人不齿,连监狱的看守都看不起他。



王明是在1930年1月12日被捕的,当时他正在上海英租界参加一次会议,被英租界的巡捕得到了消息,把参加会议的20多人全都抓走了,其中就包括王明。

一开始,王明表现得还算不错,拒绝透露自己的身份,还在狱中写了一首诗,名为《狱情》:

青春全献党,义士壮成仁。

同志多千万,伤心最一人。

看到这首诗,您是否会联想到汪精卫写的那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两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写得慷慨激昂,充满了壮志成仁的英雄豪情,可惜,无论是汪精卫还是王明,后来都没能担得起这首诗的责任。



王明在监狱中关了一个多月,就在2月18日被放了出来,他后来对自己的老同学王逸常说:“这个监狱有些资产阶级味道,他们看我是个小个子,看不起我,认为我不像一个革命的共产党员样子,就把我放了。”

王明说这段话,还真不怕自我贬低,说连监狱的人都看不起他,认为他不像一个“革命的共产党员”。连这样的话都敢对别人说,王明还真是不怕自己的名誉受损啊!

不过,王明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也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在避重就轻罢了。

王明被捕时,穿着工人的衣服,再加上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监狱的看守确实没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物,以为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就对他说,只要你能交钱,就可以放你出去。

王明听后很高兴,就说,我给他们写封信,你们拿着信去找他们,他们就会给你们钱的。



那么,信写完后,巡捕们去哪里找他们呢?这时候,就显出王明毫无组织纪律性了,他竟然把中央宣传部的地址告诉了巡捕!

多亏中央及时得到了消息,下令宣传部的人迅速撤退,带不走的资料全部烧掉。

据当时在中央宣传部资料科工作的邵珍回忆,她负责烧掉那些文件资料,足足烧了一个晚上才烧完。

第二天一大早,巡捕就来了,中央特地留下一个人跟他交涉,给了他一些钱。

这个巡捕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拿钱,再加上宣传部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撤离了,巡捕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拿着钱走了。

巡捕拿到钱后,也算是信守承诺,真的把王明给放了。



从结果来看,这件事没有给组织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王明的这个行为仍然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中央没有提前得到消息,让大家撤离,或者那个巡捕再“机灵”一点,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可见,王明丝毫没有组织纪律性,更缺乏斗争经验,或者说,他把自己的安危看得比组织还要重,跟顾顺章、向忠发就是一路货色!

不过,因为王明有共产国际撑腰,中央也没有对他做出太重的处罚,只给了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已经算很轻了。

一年多后,1931年10月,因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王明就带着妻子离开上海,去了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很多人说,王明在这个时候离开中国,就是贪生怕死。其实,这样的人还是让他离开的好,万一又被抓了,肯定会供出我党的很多秘密,变成跟顾顺章、向忠发一样的祸害!

所以,王明离开中国,无论对党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王明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