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拉满!Z世代“花式”过春节
逛非遗市集、买文创年礼,新年货喜庆又时尚;穿汉服旅拍、发送表情包“电子拜年”,新年俗接连涌现;做新式年夜饭、品传统美食,新风尚有滋有味……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Z世代在“花式”过年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年味的历久弥新。
——编 者
山东聊城青年夜校学员葛猛——
张罗一顿别样的年夜饭
本报记者 李 蕊
除夕夜,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冠星小区的一个温馨小家中,厨房里飘来阵阵饭香。
95后小伙葛猛正穿梭在灶台与餐桌之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年夜饭,葛猛不再只是打下手,而是系上围裙掌勺。
“瞧这花馍,我做得咋样?”葛猛掀开锅盖,一笼胖乎乎的葫芦和锦鲤花馍在氤氲的蒸汽中出锅了,“这叫‘福禄双全、年年有余’。”“真不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葛猛的母亲手捧花馍,满是惊喜。
葛猛在做花馍。史庆国摄
仅仅一年,葛猛怎么变成了“掌勺大厨”?原来,2023年,共青团冠县县委开办青年夜校,开设电商直播、非遗传承等实用课程。2024年11月,夜校年夜饭主题课程开课,引来不少年轻人报名。
葛猛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学会了制作传统美食,还“解锁”了各种新菜式。今年的年夜饭,他决定小露一手。除了非遗花馍,他还准备了新鲜的牛排、羊肉和鸡脆骨,自己动手腌制、穿串。
热锅下油,葛猛将提前腌制好的牛排放入锅中,不一会儿便发出“嗞嗞”声响,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几分钟后,他将牛排装盘,撒上黑胡椒和迷迭香,端上了餐桌。
“外焦里嫩,火候掌握得刚刚好。”葛猛的父亲一边品尝,一边夸赞,“今年的年夜饭格外有意义,以前都是我们老一辈张罗,现在年轻人也能独当一面了。”
饭桌上,各式各样的菜品琳琅满目,既有传统美食,也有烤串、牛排等新菜品。家人们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年夜饭象征着家庭团圆,承载着温暖。虽然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但寄托的情感始终如一。”葛猛说。
饭后,家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随着钟声敲响,葛猛和家人迎来了蛇年。“明年的年夜饭,我还来张罗!”一家人的笑声中,葛猛对新的一年燃起了浓浓的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