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解放战争的激烈景象还萦绕在国人脑海中,让人挥之不去。而随着战争的结束,不少国民党军队四处逃散,甚至成为了别国人。
其中就有3000残军逃亡别处,其血脉至今都还在延续。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到达别国的?他们在这里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延续呢?
1、异国同胞
在如今的世界中,中国人的分散程度可以说是最广泛的,他们有的是移民而来,有的是之前华人的后裔,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但却共同拥有着中国心。
但就在这些国外华人群体中,却有一部分人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并对他们的来源十分感兴趣。这一部分人就是如今身处泰国北部山区的一个华人村落,美斯乐。
而与其他国外华人不同的是,他们之所以存在于这里,是“被抛弃”的。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甚至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的繁华事业,吸引了不少游客或国人前来。
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后,他们的各种习俗已经与当地的风俗融合,但仍然保留着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风貌,让人十分惊喜。
那么,这些异国同胞究竟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们在这几十年中过得如何?
2、残军
如今,美斯乐地区因为身处泰国,已经被承认为泰国人,但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他们曾经确实是中国人的后代,而之所以他们会来到这里,还是要从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说起。
七十多年前,我国正值解放战争末期,虽然名义上已经是新中国,但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附近依旧残留有国民党的残军。
为了能够尽快安抚国内外政治局面,维护国家安全,中央领导人一边制定了剿灭国民党余孽的行动,一边又关注着中朝边境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时期。
而就在这个时候,自1942年就长期呆在中缅边境的国民党93军伺机想要反攻云南,因此才产生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又一次激战。
虽然在当时来看,93军不过是留存在云南边境附近的一伙孤军,但实际上,曾为国民党提供巨大帮助的美军却并没有袖手旁观。
因此,在93军决定进攻云南时,美军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既是利他也是利己。有了这些装备之后,93军如虎添翼,立刻就对云南发起了进攻。
而我军部队也知晓了这个消息,便调动军队进行剿灭行动。当时的93军指挥官是国民党中的著名将领李弥,他仗着美军对自己的帮助便大肆的进行进攻行动。
但他没想到的是,解放军对于他的行动早有预判,于是便设下了诱敌之计,将李弥及其部下在边境地区进行了剿杀。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虽然李弥有美军的帮助,但解放军在当地占有先天的兵力优势,他败势已显。
但在这之后,李弥野心不死,依旧想要再次进攻,甚至做起了缅甸王的美梦,这让蒋介石、缅甸政府等方产生了危机感,也间接表现出李弥最后的结局。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李弥又召集了不少部队兵力再攻云南,这一次,他依旧没能将自己的美梦成真,并且还让身处台湾的蒋介石给召回了。
没有了李弥之后的93军,只能在边境地区四处逃散,既是为了躲避解放军的围剿,保全力量,也是为了避免缅甸政府的追击,可谓是狼狈不堪。
而其中有一部分就随着逃亡来到了泰国北部山区的美斯乐,并在这里安营扎寨。或许最开始他们是将这里当做逃命的紧急避险地,但鉴于现实状况,他们不得不在这里长久的避难下去。
长期之下,这些残军便成为了这里的原住民,并在这个山中村落中延续了属于自己的后代,并延绵至今。
3、“抛弃”之后
多年过去之后,知道这些故事的老一辈人有很多都不在了,在年轻一辈中也很少有人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
但不可磨灭的是,这些残军确实是移民过来的93军或者说是众多国民党边境残军的组成部队。因为时过境迁,不少人都忘记了这些部队的历史,所以才让他们陷入了一种“被抛弃”的境遇中。
而在到达这里之后,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这些残军因为常在边境活动,已经受到了多方的重视,泰国政府也不例外。
而且,泰国政府还曾在抗战期间暗中的做过一些支持日军的行为,所以对于这部分残军抱有特别大的敌意。
但他们又无法离开这个好不容易找到的避难圣地,所以只好与泰国政府进行交涉。单凭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其实这些残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容易。
于是,在双方的交涉之下,残军的指挥者答应为泰国政府剿灭反政府力量,而泰国政府则需要允许他们在此处定居。
在这样的境况下,这些残军又一次拿起枪进入战场,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国民党的大计,而是为了自己和后代的生命安全。
这些残军毕竟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所以对付泰国当地的反政府武装力量还是有些胜算的,尤其是当时他们的将领还是国民党著名将领之一的段希文。
在经过两天的战斗之后,当地的反政府武装力量被彻底剿灭,这些残军因此获得了在泰国永居的权利,经过多年之后,竟绵延出几万名后代。
如今,身处泰国北部的美斯乐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华人游玩的关键场所,人们都想来看一看当初93军的历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同时,依托于当地天然的地理环境,在这里的华人也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建造了不少茶园、制茶厂,生活富足。
尽管如今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了保障,但在问及他们的心中所愿时,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想回到祖国,并怀念祖国的所有。
虽然如今的美斯乐地区的人们已经成为泰国人,但他们内心依旧对祖国有一种向往,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是永远磨灭不掉的印记。
参考资料:
1、段立生. (2010). 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游辉彩, & 许邱良. (2011). 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华人的生活及经济状况调查分析. 东南亚纵横, (1), 49-52.
3、王永春. (2001). 逃缅蒋军反攻云南失败纪实. 党史文苑, (6).
4、王谊鸣. (2009). 扎根金三角的“国军”后代. 文史博览, (7).
美斯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