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河北恩县南宋庄的少年张桂林在外学艺,有幸逃过一劫。
那年的恩县还在日寇手里,有一天,伪乡长满开荣来找张桂林的父亲说媒。
他说他的把兄弟、伪警察局长看上了张桂林的二姐,要娶她做小老婆。
但是张桂林家虽然很穷,他父亲却无论如何不肯为了钱出卖女儿,让她做小。他更不想让女儿嫁给那样的人。
所以他就坚决拒绝了。
没想到,满开荣竟怀恨在心,带了一伙人过来,以土匪的罪名,把张桂林的父亲和二哥枪杀了。
张桂林的父亲和二哥被枪杀,他母亲也因为惊吓、悲伤过度,不久死去。而张桂林的二姐,则因为害怕遭受凌辱,投井自尽。
张桂林在外面听到一家四口的惨死,悲愤欲绝,但他得活下来报仇雪恨。
他当时不敢回家,就一直在外面流浪,直到1948年恩县解放,才回到阔别七年的家乡。
他回来后寻找满开荣,可是满开荣已经逃到北平去了。这个汉奸的二儿子和干儿子,还做了国民党特务。
张桂林暂时报不了仇,只好来到父母、哥哥、姐姐的坟前大哭一场。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满开荣,为亲人报仇。
1949年,北京刚一解放,张桂林就筹集路费来到了北京。他根据线索,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终于找到了满开荣。
满开荣当时住在养羊胡同,他见到张桂林吓坏了。
此时的满开荣已经没有当年的威风,他请了中间人求饶,说只要张桂林不检举他,要他做什么都行。
但是血海深仇不是钱可以解决的,这事没商量,张桂林只想让恶贯满盈的满开荣受到惩处。
他随后来到人民法院咨询,像满开荣这样的恶霸会如何治罪?
不料有一位审判员告诉他,这样的罪行一般只能判六年。
张桂林一听又吃惊又失望,他很伤心地离开法院,决定不告了。
他去找到那个为满开荣说情的人说,他愿意接受满开荣的条件。于是满开荣就在前门附近的一家饭店开了桌酒席,宴请张桂林。
他当时为了安全,找了十几个人作陪,并在饭桌上许给张桂林二两黄金,作为张桂林安葬亲人的费用。
张桂林也不讨价还价,他拿到黄金就回来了。
但是张桂林并不是真的不告了。
他是因为只让满开荣服刑六年,万分不甘。
他也因为北京那时候刚刚解放,政策宽大,解放军也还在打仗,觉得时机未到。
张桂林坚信,共产党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坏人,但他也怕满开荣跑了。
所以他就必须先稳住满开荣,让他相信自己不报仇了。
时间到了1950年8月,人民政府镇压反革命的消息传来,张桂林觉得机会到了。
他这次去北京,先去恩县公安局开了一张证明,算是准备充分,但是他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后,再次失望。
北京市公安局的人说,目前有规定,抓人要严格按照程序。你要到河北省公安厅开证明,再报经公安部批准,我们才可以逮捕逃犯。
北京市公安局当时的做法,的确有章可循。
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稳定,这之前,出现过很多重口供,轻证据,乱捕乱杀的现象,国家要求慎重。
于是张桂林没法,就又回去了。他一个农民,觉得去省公安厅开证明太难了。
但是他回家后还是等,他依然相信时候未到,共产党绝不会放过满开荣这样的坏人。
果然,五个月后,张桂林又得到一个消息,他第三次进京了。
这一次,张桂林不准备再等下去了,他决定,如果他这次依旧不能成功,他就要去找毛主席为他做主。
然而这一次,张桂林没费劲,他一到北京市公安局,公安局的人就热情接待了他。
他们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就逮捕了满开荣,并通知恩县公安局把满开荣押回本地,进行公审。
满开荣罪大恶极,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张桂林的血海深仇,终于报了!
那么这是发生了什么呢?
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各地沉渣泛起,各种敌对势力趁机作乱,美蒋特务活动频繁,那些在国民党时期、日本侵略时期,作恶多端的家伙蠢蠢欲动,气焰嚣张,有些地方一度出现了农会不敢成立,农民不敢分田的现象。
所以人民政府就加大了镇压反革命的力度。
195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人民政府为了使镇反运动有法可依,依据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并提出了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这一年,全国军民联合,歼灭土匪达240万。以前一直找不到的罪犯,也大多数找出来了,比如杀害刘胡兰的凶手,也是这一年从地窖里揪出来的。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