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中方最近将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这种改变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毛宁对此回应称,我还没有注意到,但是我可以了解一下,我想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关于制裁,我想说的是,我的同事昨天已经介绍了中方的立场。”毛宁表示,“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的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
就在特朗普就职典礼的当天,卢比奥在参议院99票支持,0票反对的结果下,确认当选了美国国务卿。美国CNN称,如此压倒性的投票结果,足以说明卢比奥在民主党中也获得了大力的支持,就如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领袖珍妮·沙欣表示,卢比奥确确实实有资格担任国务卿。也就是说,卢比奥很可能能够成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党争的缓和剂,也可能是两党走向合作的粘合剂。
鲁比奥(资料图)
其实,鲁比奥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鹰派”人物,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更是有目共睹。特朗普当时要的是一个能够强硬应对中国、捍卫美国利益的国务卿,而鲁比奥,正好符合这一标准。毕竟他之前的言论和行动早已证明,他并不是一个会坐在桌子旁低声细语的人。他的讲话方式直接、尖锐,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挑衅——尤其是对中国。从参议院确认他为国务卿那一刻起,外界就普遍预测,他将会在上任后对中国展开一系列“硬招”。
很显然,即便是在鲁比奥上任美国国务卿之后,在涉华问题上依旧是“口无遮拦”。据悉,近日,鲁比奥与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洛举行了首次通话,鲁比奥在南海问题上继续向中国施压,谴责中国在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为菲律宾撑腰。鲁比奥污蔑中国违反国际法,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危险行动,破坏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将继续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中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为菲律宾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加强两国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鲁比奥(资料图)
据了解,《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署于1951年,是菲律宾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框架,类似于美国与其他盟国之间的防务条约。它表明如果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将视之为对自身的攻击,并采取适当行动。这一条约的存在,使得菲律宾具备了一定的战略价值,尽管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相比,菲律宾显得不那么“出色”。然而,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地缘政治重要性,让美国看到了菲律宾在其中扮演的“重要棋子”角色。
此次鲁比奥公开站队菲律宾,插手南海事务,无疑是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反华姿态。同时,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利用南海问题作为谈判筹码,与中国展开全面博弈,也符合其一贯的战略利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南海问题可能成为中美竞争的又一个高频焦点。对于鲁比奥的这一动向,中方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近年来,中国在南海方向持续加强部署,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应对体系。尤其是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在南海方向的巡航和实际控制能力大幅提升。
鲁比奥(资料图)
而且,在上月底的时候,网上已经传出了解放军“六代机”试飞的图片。也就是说,中菲之间不仅仅在海上力量上存在代差,在空中力量,菲律宾同样也追赶不上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菲律宾增加战机的数量,不过是一个炒作的噱头罢了。其实,对于现在的菲律宾来说,要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军事能力,而是踏踏实实坐下来,同中国进行磋商谈判,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如果菲律宾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现在花多大的精力来对抗中国,未来,就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在卢比奥的这些行为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致力于制造中美之间的矛盾,利用中国的问题在美国国内进行政治操作。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作为回应,中国政府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此前他多次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并推动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时,中国政府就禁止卢比奥及其亲属进入中国,并冻结了他们在中国的所有资产。
不过,刚参加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日本外相岩屋毅就迫不及待给他的美国同行说上好话了。近日,岩屋毅在华盛顿接受采访时说,他一度以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是个对华强硬派人物,但鲁比奥在会谈时强调“四方安全对话”并非针对中国,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岩屋毅称,他非常喜欢鲁比奥,“两人有种惺惺相惜”之感。他回忆,在四方会谈期间,鲁比奥明确表示美国将致力于维持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强调了为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鲁比奥会见日奥印外长(资料图)
据报道,在这场以中国为“重点”的会谈上,四国外长表达了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的担忧,并重申了四国对“加强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共同承诺”。要知道,每次谈及所谓“印太地区”的民主、主权、领土问题,美国及其盟友就免不了针对中国。在此次发布的四方对话声明中,就出现了“反对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手段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这一条款,矛头直指中国海警在东海、台海、南海的依规执法行动。
声明虽然没有点出来中方的名字,但其狼子野心已经是暴露无遗,毕竟与“不许单方面改变现状”类似的表述,中方过去四年时间实在是听过了太多遍。从北约峰会到G7峰会,再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过去四年间拜登政府不遗余力地搞拉拢盟友对华施压这套做法。如今来看,尽管特朗普更偏向于“孤立主义”,但是拜登在遏华这件事上留给他的“外交遗产”,特朗普或将笑纳。
特朗普(资料图)
因此,有专家认为,鲁比奥选择“四方安全对话”作为首个关注点,旨在凸显特朗普政府对维持亚洲战略平衡的重视。据报道,此次“四方安全对话”结束后,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就提到了所谓的“强烈反对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显而易见,完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与中国领导人通话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对外表示,“中美关系非常良好”。那么,目前的中美关系真的“非常好”吗?一方面,就当前来看,特朗普政府刚刚成立还不到一周,中美之间的接触与博弈都还来不及展开,因此的确呈现出一派“风平浪静”、“岁月静好”的模样;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中美之间必然会进行异常激烈的对抗,包括贸易上、政治上、外交上、科技上,甚至还有军事上的对抗,当然,中美直接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