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似乎习惯称呼四野司令员林彪为:林总,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罗帅和刘亚楼等将领都是直接喊林总。在1959年,毛主席专门针对军中称呼发了一份电报,说林总、彭总、贺总,不能再这么叫了,而要统一称呼为同志。



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十大元帅前五名,有三个人习惯被称为老总,那就是朱德、彭德怀、陈毅,而林总排名第三,为什么不能称为林老总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军人身份能够称呼为:总,必须要担任过方面军或野战军的军事总指挥。比如聂帅不能称为聂总。周总理曾经在有关东北边防军事宜致电毛主席:

主席:廿三晚召集有关各方讨论边防军补充及东北供给问题,东北来人均与会。关于后勤部分,已根据我给他们的方针,议定解决办法五项,兹先送请批阅。关于人员补充,待聂由北戴河回,再偕往林总处商决。



这份电报,周总理对于聂荣臻元帅只说了聂,但是对林彪则称呼为林总。但如果要更进一步,称呼为老总,则不仅仅只是担任过方面军或野战军的军事总指挥这么简单,还要多加三条:

第一条:作为主要负责人领导过早期的武装起义;

第二条:主导过军队的创建,属于军队的“原始股东”;

第三条:要有一定的年纪。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我军四老总,朱德朱老总、彭德怀彭老总、贺龙贺老总、陈毅陈老总,这几个人都符合上述这几条。这四个人,最年轻的陈毅元帅是1901年的,他有一定的争议,大家觉得他不属于军队的“原始股东”,但陈毅称为陈老总,确实有历史记录。



华东野战军将领滕海清回忆,陈毅从延安回鲁南后,大家称呼他为陈老总。



因此,陈毅成为老总应该稍晚一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不过,陈毅是最早进入井冈山,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保留了革命的火种,某种程度就是我军的“原始股东”,是我军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称为老总也是可行的。

至于林总,则这三条就都不符合了。南昌起义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连长;在井冈山的时候,陈老总是和朱毛并列的井冈山三巨头,属于领导层,而林总则只是执行层,负责在前线打仗。



再加上林总是1907年的,属于元帅最小的一位,被人叫林老总,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相反,刘伯承元帅反而更有资格称为刘老总,但刘帅非常重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他在129师的时候,让大家叫他刘师长;在中野时候,让大家叫他刘司令员;即使是老部下,比如李云龙,都只是称呼刘帅为:老师长,刘帅是不太喜欢老总这个称呼的。



因此,老总是不能随便叫的,这个称呼不仅仅代表军功,更是代表在军队创建的初始性地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