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工,我们想和你分享13篇行研文章和1档播客特辑。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趋势、AI、前沿生命科学,以及消费与全球化。
就像 DeepSeek 在2025年春节给全球大模型带来了 新叙事 ,我们相信2025年还会有更多创新成果涌现。期待新一年,希望能继续跟你一起观察思考、积极行动、共同进步。
祝你开工顺利, 将来胜过往!
互动福利
欢迎你在文末留言说说你的 新年愿望 ,或者想要实现的 小目标 ~截止至 2月10日17:00 ,留言最走心的5位读者,将获得峰瑞行研手册一份+丰叔推荐的书一本。
丰叔曾提到,“作为早期投资人,以前我更多想去搞清楚‘我们将去向何处’。过去一年多,我更深的感悟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搞清楚‘世界何以至此’。”
2025年,我们仍然需要深入了解这个愈加复杂多元的世界,更好地厘清来路,看清去路,并勇敢地投身其中。
我们将《高能量》宏观漫谈春节与年终特辑这两期节目分享给你。在这些节目中,丰叔和商业作家李翔回顾了2024年,展望了2025年。
欢迎你移步小宇宙APP / Apple Podcasts,搜索并订阅「高能量」收听我们的系列播客。
2025年新春,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的大模型引发热议。据Sensor Tower及Appfigures等机构统计,2月3日,DeepSeek在全球140个市场移动下载量排行榜中位列榜首。甚至有行业观点认为,这是中国AI的“ChatGPT时刻”。
关注AI的最新进展,掌握相关工具,或许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学习与工作的常态。2024年,我们输出了一系列与AI有关的行研,从AI行业整体格局、AI for Science、具身智能、AI NAS等多个角度理解AI带来的变化与创新机会。
2025年,我们将持续关注AI行业的创业投资机会,也期待与更多AI领域的创新公司同行。
我们聚焦AI行业的核心问题,探讨未来AI行业有哪些新的可能性。本文关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不少科技公司斥巨资押注算力,但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吗?在AI这条产业链上,哪类角色真正掌握话语权,只有少数派盈利的产业链能维持平衡吗?做面向C端的AI应用,真的是一条捷径吗?
当人类再次站在科研范式的转折点,新浪潮汹涌而至,这背后挑战将与机会并存。物理学、数学在内的基础学科一直在为AI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支持,而AI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也在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科研中。当低垂的果实都被采摘殆尽,AI正帮助科学家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难题。
在大模型浪潮持续涌动的同时,具身智能赛道也步入了快车道。这份报告主要讨论了如下这些问题:具身智能到底是什么?是哪些技术的进步,驱动着具身智能发展到了今天的水平?大模型给具身智能带来了什么?具身智能之路还有多远?人形机器人是未来的终局吗?在具身智能的技术演进路径中,创业者还有哪些机会?
随着人类突破极限变得越来越困难,运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卷,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出现。同样值得期待的是,有些创新可能会赋能其他行业,碰撞出全新的科技应用 “火花”。比如,在运动数字化层面,传感器会产生大量新数据,加上视频积累的结构化信息,再进行大数据分析和一些 AI 优化,可以帮助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在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随着个人存储需求的激增和变化,以及个体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外加AI的技术加持,一种新型存储解决方案——NAS迎来了发展机遇。NAS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简称,直译为网络附属存储。它有一个更好理解的称呼“私有云”。这个曾经被视为技术爱好者的“专属玩具”,如今开始走进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和工作室,成为人们数字生活中的“新宠”。
我们持续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趋势。在宏观层面,我们在思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复杂性与潜在的创新方向。在微观层面,我们把视角聚焦在人本身的健康需求上,研究如何抵抗衰老、揭开大脑奥秘、科学认知体重。
在本篇报告,我们梳理了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究其机制设定背后的影响因素。我们也回顾了中国40余年的医改历程,从中我们看到医疗卫生体系与医改的复杂性。面向未来,我们试图思考中国医疗市场潜在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得益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很多关于衰老的谜题得以破解。我们也开始把注意力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转移到衰老过程本身,以及那些试图抵抗衰老的创新方法。
春节假期结束,如果“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不小心应验了,或许这篇能帮你更好地认知体重、管理体重。我们从科技、医疗以及消费这三个不同方向的交叉视角,研究了大量与减重相关的权威论文、临床试验报告,以及相关书籍,并把其中的观点和思考总结出来。
脑机接口技术是跨学科创新融合的成果。从脑科学、神经科学到材料科学、心理学,再到计算机科学,脑机接口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阵地。在脑机接口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仅在扫清大脑与机器之间的障碍,更在逐步揭开大脑奥秘的同时,推动着人类智慧进一步发展。
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超过92亿元,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冠军。央广网评论认为:“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为2025年中国经济开了个好头。”
面向2025年的中国消费市场,一些问题仍待深入探讨:消费零售还有哪些机会?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谁占主导?各年龄段人群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放眼全球市场,根据联合国和发展会议发布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2025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与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将有利于全球贸易进一步回暖,然而,地缘政治挑战和贸易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使得2025年的全球贸易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其中,美国的关税政策将是影响2025年全球贸易的关键变量。
那么,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出海和全球化还是必选项吗?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对于那些“生于中国,面向全球”的企业来说,如何寻找机遇,又如何面对挑战?
分享部分主要结论:
当我们讨论消费在升级还是降级时,需要厘清:是我们被迫选择品质不好的低价白牌或无牌产品,还是主动选择了更高的供应链效率所带来的高性价比产品。
中国老中青三代人的人群特点和消费行为是不同的,因为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和资产负债表。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媒上被贴上“死气沉沉”标签的年轻人,依然是消费趋势的主要创造者和引领者。
零售业在服务化,而服务业在零售化。
作为将五洲四海的供给与需求都联系起来的巨大网络,全球供应链的动态变化,一直是各界瞩目的焦点话题。它关系到不同经济体的竞争与起落,也深刻地影响出海企业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文中关注的核心话题包括:从漫长的历史维度来看,全球化进程是否在持续增加?全球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是由哪些国家主导的?中国正在经历的科技战和贸易摩擦,是必然吗?过去发生过类似的事吗?在全球化放缓的周期里,中国的机会是什么?
李翔和丰叔梳理了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脉络,思考其中的规律与新变化。他们聊到的部分问题包括:从2000年至今,中国游戏行业经历了哪几波浪潮,其中诞生了哪些创新机会?在游戏发展历程中,不同的游戏类型起起落落,背后反映着什么样的用户偏好和市场的变化?为什么说“游戏既承接着 AI 技术落地的需求,也承载了文化出口的重任”?
互动福利
欢迎你在文末留言说说你的 新年愿望 ,或者想要实现的 小目标 ~截止至 2月10日17:00 ,留言最走心的5位读者,将获得峰瑞行研手册一份+丰叔推荐的书一本。
星标峰瑞资本微信公众号
一手商业思考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