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泰睿思

核心观点

整体而言,今年春节假期延续出行活跃、体验性服务消费意愿提升的趋势。根据交通部统计,今年春运前2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较24年和19年增长8%和20%。且根据文旅部统计,春节期间城乡居民出游意愿52.9%,较去年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出游2至3次占比28.6%,出游意愿进一步攀升。其中,入境游的增长更为突出;多地推出文旅消费券或提振电影票房、旅游等需求;“以旧换新”补贴落地亦提振手机等消费。但价格层面或仍偏弱,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截至大年初五、今年春运期间国内机票价格同比下降约2%,呈现“量增价跌”。本文总结春节消费的三大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假期消费热度的延续性仍需观察地产周期、财政政策发力情况。

关键词1:政策助力文旅消费“乘势而上”

春节多地文旅消费券落地,或对假期旅游及服务消费形成提振——多地景区客流饱和、春节档电影票房创新高。1月9日国务院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各省市陆续推出支持措施,如广东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郑州投放2200万元“跨年迎新”文旅消费券。

假期旅游热持续上升,但部分景区数据显示人均旅游收入或有回落。假期前4天,上海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6%;广东4A及以上景区游客同比增长6.1%;四川春节前四日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次/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9%/2.5%、显示人均票价回落3.22%。

春节档前四日票房收入总额亦创新高——猫眼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前四日票房收入总额较19/24年增长35%/31%,日均观影人次较19/24年增长19%/28%、亦显示单价较2019/2024年增长13.5%/2.5%,其中,2025年三四线城市票房收入占比接近6成。

关键词2:补贴扩容推动手机家电“焕新”

节前各地手机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落地,汽车补贴亦延续,有望继续推动相关品类消费回升。春节假期前4天,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天猫数据亦显示,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超50%。诚然,鉴于所针对消费品相对低频,或一定程度前置未来消费,居民收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仍是决定消费增长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3:多重催化推动入境游大幅高增

今年春节假期跨境游、尤其是入境游的增长更为突出: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9.5%。

跨境航班数增长强于国内航班:根据CAPA数据,春运期间(腊月十四至正月初五)日均内地航班数较去年同期增长5.5%,而国际航班数增速达17.4%。

部分受益于免签范围扩大、入境游保持高增。根据央视报道,除夕当天,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76%,交易金额增长94%。根据携程数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

风险提示:消费相关补贴政策不及预期,地产需求超预期下行。

目录

关键词1:政策助力文旅消费“乘势而上”

关键词2:补贴扩容推动手机家电“焕新”潮

关键词3:多重催化推动入境游大幅高增

正文

关键词1:政策助力文旅消费“乘势而上”

今年春节多地文旅消费券落地,可用于旅游、电影一级餐饮等消费,或对假期旅游及服务消费形成提振——多地景区客流饱和、春节档电影票房创新高。1月9日国务院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优惠措施,随后、各省市陆续推出文旅支持措施,比如广东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郑州市加码投放2200万元“跨年迎新”消费券。

春节期间多地发放文旅消费券——国务院办公厅1月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各省市在今年春节期间陆续发布文旅支持措施,比如广东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郑州市加码投放2200万元“跨年迎新”消费券,推出“50减20、150减50”等大力度文商消费券、文旅消费券和青年消费券;广东、北京、江苏分别发放3800万元、3300万元、600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图表1)。


2025年春节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旅游市场呈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文化旅游地如北京、西安、成都、南京等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受到游客的青睐,福建游神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爆火“顶流”,而西安的文博场馆和非遗体验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四川自贡的年俗文化活动也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

居民旅游出行意愿持续升温,春节假期旅游热度较高。全国多省市接待游客人次同比有较高增长——假期前四天,上海市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6%;广东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较去年假期前4日同比增长6.1%;假期前三天,浙江和湖南省累的全域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7%/24.5%(图表3)。


多景区发布公告称接待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2月2日,老君山文旅集团发布《限流公告》显示,2日预约售票数量已达上限。九华山风景区2月1日也发布客流量预警公告称,九华山核心景区2月2日(正月初五)预约购票量已接近最大承载量。2月1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大年初四,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持续达到淡季最大承载量2.3万人次。据大数据显示,2月1日至2月3日门票预订数量均达到淡季最大承载量。

主要景区接待人次同比有所增长,收入增速则有所分化。部分景区旅游收入增速高于游客数量增速——福建武夷山市假期前三天旅游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3%;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7%。1月28日至30日,湖北武当山特区累计接待游客较2024年同比增长43.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1.6%(图表4)。但也有部分省份统计显示人均门票价格较去年回落——四川省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而实现门票收入增长约2.5%,显示人均票价回落3.2%。


此外,2025年春节档前四日票房收入总额亦创新高。猫眼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前四日票房收入总额较19/24年增长35.2%/31.0%,日均观影人次较2019/2024年增长19.1%/27.9%、亦显示单价较2019/2024年增长13.5%/2.5%,受消费升级带动观影单价提升及院线下沉三四线城市扩容拉动,票房收入创历年新高。其中,2025年三四线城市58.1%的票房占比虽低于2024年峰值,但相比疫情前仍提升5个百分点(图表5-6)。


关键词2:补贴扩容推动手机家电“焕新”潮

今年春节前各地手机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落地,汽车补贴亦延续,有望继续推动相关品类消费回升。春节假期前4天,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天猫数据亦显示,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超50%。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落地: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1月13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了个人消费者在购买上述三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时,可享受购新补贴。补贴比例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最高不超过500元。

手机数码等产品春节“焕新”热潮较为明显。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共收到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汽车报废申请数或受春节因素影响较2024年底有明显滑落;而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假期前4天,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平台数据亦有佐证: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24点,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超50%。截至目前,共15个省市手机国补活动全面上线天猫,其中春节期间,新增广东、北京、安徽、陕西4个省市。

如我们在《展望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效果》(2025/1/12)中估算,若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总额扩大至3000亿元,考虑递减效果假设拉动系数在1.5-2左右,或带动社零年化增速0.9-1.2个百分点。然而,消费补贴对提振当期消费有明显提振作用,但鉴于所针对消费品均为“低频”,大件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往往可能是“前置”未来消费,并不一定大幅提振跨期总消费体量。反之,补贴高频消费、服务消费、甚或“无差别”增加转移支付,提振消费的效果可能不会隐含明显的“前置消费”,提振效果或更为“平滑”。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仍是决定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3:多重催化推动入境游大幅高增

根据交通部统计,今年春运前20天(截至正月初五)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45亿人次,可比口径下,较24年和19年增长8%和20%。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是8天法定假期实施后的首个春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题调研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城乡居民出游意愿52.9%,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春节出游2至3次占比28.6%。

春运前20天,不同出行方式中私家车、铁路、航空累计客运量较24年同期均增长7%,而较19年同期增长40%、32%、27%(图表9)。其中自驾出行成为主流,据交运部预计今年春运(1.14-2.22)期间自驾出行人次达到72亿人次,约占总流动量的八成。

百度迁徙指数亦显示春运前19天人员流动较24年同期增长7.0%(图表10),今年春节假期百度迁徙指数保持高位,尤其是节前10日远超往年同期。


此外,今年出境游及入境游增长更为突出,但机票价格呈量增价跌。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9.5%。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春节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502万张,比去年春运同期略有增长;而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45万张,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约28%。但机票价格偏弱——航旅纵横数据显示,今年腊月十四至初五期间,国内机票价格同比下降1.8%,日均国内航班量同比增长5.5%(图表11-13)。



出境游方面:截止春节前四天(初一至初四),每日入港人数均超去年同期(图表15)。春运期间(腊月十五至初四)日均内地、港澳台、国际航班数分别较2024年增加1.7%、9.3%和32.6%。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及澳门旅游局,春节假期预计出入境人次为867/520万人次,1.28-2.3香港总入境旅客360.7万人次(内地访客106.4万/同比-7.2%),1.28-2.2澳门总入境旅客101.0万人次(内地访客76.0万/同比-8.3%)。携程网数据显示,截止1月30日,跨境游订单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超三成,其中门票、租车预订订单上涨超七成,机票、酒店、火车票、民宿等均呈两位数增长。

入境游方面:根据携程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根据途家发布的《2025 春节民宿出游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外国人预订民宿数量同比2024年增长2.3倍,其中外国旅客最爱去的城市为哈尔滨、广州、上海、北京和成都。2024年来,受中国扩大免签、全球通胀环境下境内商品及服务消费凸显极致性价比和极致丰富度、全球旅游需求释放等因素催化,入境游出现“井喷式”增长,而去年12月17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延长至240小时(10天)。入境游的人次和收入增长有望再度加速,对中国境内消费拉动效应有望进一步上(参见《入境游增长继续加速,热点扩散》(2025/1/7)。


风险提示

1)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长受假期较长等因素提振,持续性可能不强;

2)地产周期超预期下行拖累增长、从而对消费带来压制。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2月4日发布的《春节消费关键词:文旅、焕新、入境游》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