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东莞图书馆以独特的 “非遗”方式,让读者度过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新年。
春节是新一年的开端,人们盼望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幸福美满、诸事顺遂,年画便成了这份美好心愿的寄托之物,贴年也就成为欢度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025年《易读》第一期关注“年画”,宣传和推广年画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年画,喜欢年画。为此,春节期间,东莞图书馆阅读联盟策划“读绘本,识年画”亲子阅读活动,并于大年初五(2月2日)上午在东莞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
现场,亲子们首先互相拜年,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真挚祝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随后,在喜气洋洋的拜年氛围中,大家跟随东莞阅读联盟小种子读书会领读人蒋树林一起穿越千年,了解从门神画到春节年画的历史,欣赏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等“年画”主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三国群英会”、解读年画里的三国故事,朗诵年画里的中国诗词,赏析博物馆里那些著名的年画——《岁朝图》《新年景图屏轴》《迎春图》《梅花童子》《瑞雪丰年》等,并用汉语独特的“谐音”一起品味年画背后中国年的不老图腾。
“无画不年”,在传统技艺中探寻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为加深孩子们对年画的具体认知,现场还设置了手工制作环节,用拓印方式制作年画,感受中国年画的魅力。在家长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兴味十足,小心翼翼地将拓版铺在火红的方斗纸宣纸上,用海绵蘸取金墨,屏气凝神地小心拓印。不一会儿,“福气满满”“开花富贵”“福到财神到”“柿柿如意”等一幅幅金粉闪闪、寓意吉祥的年画在他们手中诞生。看着红红火火的年画,小朋友和家长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来自四川的左女士带着她的一双儿女参加活动,全程认真听老师介绍年画知识,并全神贯注地拓印年画。她表示:“年画活动很有意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年画拓印,他们特别兴奋,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年画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是东莞图书馆为广大市民读者精心准备的一场年味盛宴,不仅传播了传统春节文化,也为留莞过年的家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让大家在东莞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领读人蒋树林是湖北人,2018年来到东莞,致力于少儿阅读推广,深受东莞城市文化的熏陶,越来越有归属感。往年她都会千里迢迢回老家过春节,今年则选择留莞过年,和家人一起逛花市、看电影、爬旗峰山、进图书馆,以一种与老家串门走亲戚不同的方式过年,沉浸式体验和感受东莞春节氛围和年味。对她来说,今年春节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在东莞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人的身份组织开展这场“年画中国”亲子活动,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其他亲子家庭一起,走进年画,走进春节,传递年味,共同感受来自东莞的温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她表示,要继续在少儿阅读推广上发力,把东莞城市的友善与包容传递给更多的“异乡人”,让东莞不仅仅成为谋生的地方,更是宜居的家园。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