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俄乌到现在,东大最破防的人是谁吗?我不说,你绝对猜不到,其实是军事决策层里面那帮子炮兵专家。

20年前,他们对于未来火炮以及炮兵的发展趋势是这样预测的:随着美西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了2025年,先进半导体器件,将会大规模发展起来,尤其是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器件。



到那个时候,先进高性能相控阵雷达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直接导致炮兵侦察雷达小型化,可以配属到营连一级,成为基层部队最主要的反炮兵武器。而美西方国家在实现炮兵侦察雷达标配化的同时,还会大量向印度和我国台湾地区出口,直接导致我军炮兵战场环境急剧恶化,只要我军火炮一开火,就会被敌人发现,进而被摧毁。因此,我军必须进行彻彻底底的“火炮机动化”改革,具备“快打快撤”的能力。

于是到了2020年前后,我军除了对火炮轻量化有极端要求的空降部队之外,已经不再使用无法快速机动的牵引式火炮了,当然,各部队都还有用于教学的牵引式火炮,因此不能说牵引式火炮退役了。



我军大量用于战斗的火炮,都变成了履带式自行火炮和车载式自行火炮,训练科目也都变成了“开炮之后,快速转移阵地”。而在炮兵大力转型机动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工业也在大步流星地迈进,氮化镓和碳化硅等材料大规模量产,除了用在军用领域,降低相控阵雷达成本之外,还大量用在民用领域,比如说充电器和电动汽车。我们还大量加点反炮兵的技能,点的最多的就是察打一体无人机。

然后就是2022年,俄乌开打,炮兵专家们惊讶地发现: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双方都在大量使用老旧的牵引式火炮,而且很多牵引式火炮都被当成了固定炮台,没有丝毫想要移动的样子,炮兵们懒懒散散地开炮,也没有随时转移的觉悟。一切都在雄辩地证明:20年前炮兵专家们预想的“炮兵侦察雷达满地跑”的局面没有出现。



你要说俄罗斯没有,还好理解,毕竟他们的电子工业一直就没行过,可是乌克兰怎么解释啊?美帝和欧洲的产能都跑到哪里去了?无情的现实狠狠抽了炮兵专家们的脸!

这20年,我们发展了力量,变成了我们当初恐惧的样子,可是美帝和欧洲,竟然还停留在原地。



美帝,你根本不在沈阳大街,你躲哪里去了?

现在,想想决策层的日常,就忍不住笑:炮兵专家一进办公室,所有人就看着他笑,有的人叫道:“20年前你预想的那个美帝,哪里去了?”炮兵专家不说话,排开一份ppt,对boos说:“要一门电磁炮,再来一门激光炮。”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20年前的视频被人翻了出来,吊着打。”炮兵专家涨红了脸:“预测错了的事情,能算错吗?”办公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所以,看看这火炮领域的发展,你说东大提供军援,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