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磊 王 丹


洪 琥绘(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江西省修水县纪委监委针对社会救助领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漏保”问题,在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工作中,发挥“室组地”协作片区常态化监督机制,深入一线,收集线索,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同时推动制定相关制度,加大以案促改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解决因信息比对不及时导致的补助金漏发、错发等问题,努力刹住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

——编 者

一进家门,小丝雨(化名)正和堂姐一起玩游戏,两只弯弯的羊角辫晃悠悠,仰起的小脸儿像一颗红苹果。“四岁半啦!上幼儿园中班咯!”一旁的父亲尧星(化名)笑呵呵地说。家里陈设简单,却处处透着温馨。

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芝麻茶,大家聊起家常。今年38岁的尧星,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宁州镇走马村村民。13岁时的一次意外,使他落下残疾。由于脊椎压迫到神经,过去20多年,他仍需不时手术,以改善身体状况。

2020年,尧星与现任妻子结合,小丝雨同年出生。妻子属于一级伤残,平日里要靠轮椅出行。那时,全家人靠着每月1900元的低保和尧星维修家电的1500元收入,勉强维持生活。“我们俩都需要继续治疗,小丝雨上幼儿园一年学费要5800元。”回忆过去,尧星坦言,“日子过得蛮紧巴”。

父母均属重度残疾,小丝雨只能享受低保补贴吗?2024年4月,一次下乡摸排,宁州镇纪委干部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了推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修水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协作片区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日调度、周督导、月通报”的方式,结合“四下基层”“带案下访”等工作,深入乡村、社区、单位等一线,收集民生问题、现场督导验收。宁州镇纪委干部下乡摸排时发现,小丝雨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但未能纳入相关保障。

收到问题线索后,宁州镇纪委书记石丽娟马上组织核查。对照相关政策、翻阅会议记录、走访经办干部,事实渐渐清晰。

依照江西省民政厅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及九江市民政局2023年印发的《九江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一事一议”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父母双方均属重度残疾的可申请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月可享受1200—145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小丝雨的情况,符合政策条件。

查阅会议记录发现,宁州镇民政所也多次按照政策要求,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进行布置。是相关干部不作为,还是另有隐情?

石丽娟找到小丝雨一家的结对帮扶干部——走马村支委委员、村委会委员孔菱(化名),进一步了解情况。经查,孔菱因考虑尧星妻子属于城镇户口,小丝雨可跟随母亲享受城镇低保补贴,便未向尧星夫妇宣传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相关政策。在上级多次布置要求下,作为走马村业务干部,孔菱也未曾将小丝雨的情况上报,导致小丝雨未能及时享受到相关生活补贴。

“尧星是农村户口,妻子属于城镇户口且没有迁移到丈夫这边,两边信息没有打通,我也没有细问,造成了漏报。”孔菱说。

石丽娟告诉记者,孔菱对帮扶对象的情况了解掌握不到位、相关政策帮扶提醒不到位,违反了工作纪律,属于慢作为、不作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相关情况经镇纪委通报后,孔菱抓紧时间登门入户,到尧星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村两委连夜开会,对尧星家情况开展认定,及时上报相关材料。走完程序后,从去年4月起,小丝雨开始享受每月1450元补贴。

针对该案件暴露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修水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加大“赣服通”社会救助申请码宣传与落实力度,切实推动救助政策“码上通”、救助申请“掌上办”。针对个别群体对政策不知晓、申请方式不熟悉等问题,督促县民政局等职能部门通过举办社会救助宣传月、张贴社会救助申请码等方式开展政策普及。数据比对后,及时为70余名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报生活补贴。

政策落实落地,更有效的制度也在出台。九江市纪委监委针对此前民生保障中突出的优亲厚友问题,推动出台了《社会救助经办等人员近亲属纳入社会救助备案制度》,切实刹住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同时进一步优化民政综合业务智慧信息平台,导入社会救助、高龄津贴等各业务口数据信息,打破壁垒,解决因信息比对不及时导致的补助金漏发、错发等问题。

“现在政府每月补贴从1900元涨到3000多元,女儿上幼儿园每年补贴1500元,日子好多了!”指了指放在家里角落的米、油、新被子,尧星笑了,“这不,前些天孔主任还送来了慰问品,家里样样都周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5日 08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