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2月3日,大年初六,剑门关。在这条连诗仙李白都喟叹的蜀道上,四川巴中的90后小伙谭卫民,背着70岁母亲攀登的身影,成为一道靓丽而温暖的风景。

这个关于攀登和孝心的故事,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与点赞。“这是孝道最本真的模样,直击人心。”“谭卫民为年轻人照亮了尽孝的道路,行孝不能等。”“爱,足以跨越蜀道的艰难险阻,最美的风景配得上最美的人!”……


谭卫民与母亲合影留念。

1

萌念:带妈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春节前夕,谭卫民看着年迈且无法行走的母亲,心中萌生出一个念头:带母亲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攀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妈,咱去剑门关逛逛,那儿风景好,我背您去!”

当谭卫民说出这个想法时,母亲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却又带着一丝担忧与顾虑:“那是哪儿啊,我有法去不?”“妈,带您去耍,有法去,有我呢!”谭卫民坚定的话语,给了母亲十足的底气。

2月3日中午1点左右,谭卫民和母亲来到了剑门关景区。景区内人潮涌动。谭卫民蹲下身子,让母亲稳稳地趴在自己背上,扎上背带,双手紧紧托住母亲的腿,深吸一口气,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起初,山路平缓,谭卫民步伐轻快,母亲趴在他背上,像个孩子般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时不时叮嘱儿子道:“娃儿,慢点,莫滚倒。”

每到一处景点,谭卫民都会耐心地给母亲讲解,母亲不住地点头,眼神里满是对儿子的依赖与骄傲。


谭卫民背着母亲一路前行。

山路逐渐陡峭,石阶愈发直耸。谭卫民的脚步渐渐沉重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汗水顺着他的额头、脸颊滑落。

母亲不停地念叨:“娃儿,慢慢的,歇哈子嘛。”谭卫民却笑着安慰:“妈,我不累,您抓好了,再坚持坚持,咱们马上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了。”


谭卫民背着母亲顺利“登顶”。

2

感言:“背母爬完剑门关,人生再无难关”

一路上,景区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对特殊的攀登者。

了解情况后,景区迅速组织人员,为他们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一旁陪护,时刻关注着母子俩的需求。同时,还在过安检、乘索道以及险要路段,为他们提供帮助。

“小伙子,好样的!”“加油,马上就到了!”游客们也纷纷为谭卫民加油鼓劲,这一声声鼓励,让谭卫民的步伐更加坚定。

当登上山顶的那一刻,俯瞰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谭卫民不时望向身后的母亲,幸福感油然而生。“母亲也非常开心,这些风景在她短暂的记忆里也会非常美好。”

“工作人员给予我和母亲的很多关照和帮助,让我们顺利打卡剑门关,非常暖心。”谭卫民感激地说。

晚上6点半左右,谭卫民又背着母亲下山了,结束了这趟难忘的旅程。他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句话,“大年初六背母爬完剑门关,往后人生再无难关!”


景区工作人员暖心陪护。

3

心愿:背着母亲去看更多的风景

1990年出生的谭卫民,是巴中市恩阳区雪山镇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很早便外出打工。起初,家里由父亲一边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在近郊打工支撑着。

2014年,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承受不住父亲的离去精神失常,进而下肢瘫痪。为了挣钱给母亲看病,谭卫民不得不背着母亲走南闯北打工。

“妈妈腿不能走,我就是她的腿,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背着我的。”谭卫民说,平时他都用布带将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除了打工、做家务,母亲都喜欢趴在他的背上,或许这样她才觉得心安。

带母亲外出打工期间,因母亲多次犯病,谭卫民只能多次辞掉工作带她回家看病。就这样,谭卫民不停换着工作,从成都到苏州再到宁波,这些地方都留下过谭卫民与母亲的身影。

谭卫民孝老爱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不仅荣获了2018年度巴中好人榜,还在2019年2月入选了“四川好人榜”。

“母亲把我养大成人不容易,她老了,我得好好照顾她。”谭卫民说,单身的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背着母亲看更多风景,让母亲的晚年充满美好。(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