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月3日,俄军在侦知乌军第36海军陆战旅一支作战分队在苏梅境内集结,准备支援库尔斯克前线之后,使用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发动袭击,乌军因此损失了至少32件重型装备,超过100人死伤。



这次空袭只不过是过去六个月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实施围点打援的一个缩影。

此前的2月2日,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发起的大规模空袭中,库尔斯克乌军指挥部位于苏梅地区巴尔文科沃村地区的地下指挥所也被俄军摧毁。

在乌克兰的宣传中,乌克兰媒体反复强调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与乌军之比为3比1,乌军以1挡3,以营造乌军战力非常强悍的印象。

但是事实却是目前乌控库尔斯克的总面积不过三百多平方公里,无法容纳大量的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乌军的后勤保障和预备队都在苏梅地区,如果将苏梅和库尔斯克战线看成一个整体,俄乌双方兵力对比其实就是1比1,俄军在这一线并不占什么兵力优势。

所谓乌军以少量兵力牵制大量俄军的说法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库尔斯克乌军机械化部队损失惨重,顿巴斯乌军因此丧失反击能力

2月2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对1月份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损失情况进行了统计。

1月份,俄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境内消灭乌军10100人,摧毁包括两辆美国艾布拉姆斯坦克在内的65辆坦克、包括两部海马斯火箭炮在内的三部多管火箭炮系统、包括两辆美制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在内的361辆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和装甲战车。俄军摧毁乌军坦克装甲车辆的总数为426辆。



而1月份在整个乌克兰境内,俄军只摧毁了包括64辆坦克在内的365辆坦克装甲车辆。

也就是说,乌军在只占整个战线十分之一的库尔斯克方向损失的坦克装甲车比乌军在乌克兰境内损失坦克装甲车辆的总数还要多。

换句话说,为了确保乌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境内的存在,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将乌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大部分都葬送在了库尔斯克。

1月份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先后在越过库皮扬斯克附近的奥斯基尔河和红利曼附近的种马河,在对岸形成了强大的桥头堡,在此期间,乌军没有发起过任何有决定性意义的反击,最终导致整个战场形势出现有利于俄军的重大变化。

如果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乌军机械化部队能在使用在这些乌军阵地上,俄军绝没有这么容易就在这些关键节点上突破乌军的防线。

在红军城防线也是这样。



乌军指挥部宁愿将没有战斗力的155和157两个新旅派往红军城方向,结果导致这两个旅和俄军一触即溃,也不愿意调库尔斯克精锐的乌军去阻止俄军包围红军城。

从乌军在俄乌两个战场的部署情况来看,乌克兰政府大概率已经做好了放弃顿巴斯的打算。

包围圈缺口已缩小至10公里,乌控库尔斯克正在成为乌军的坟墓!

整个1月份,由于天气原因,库尔斯克方向的战线变化不算太大,但俄军也在反攻中缩紧了对乌军的包围。

2月1日,乌克兰军事情报局下属军事媒体DEEPSTATE发布了俄乌冲突1月份“月报”,表示俄军在当月夺取乌克兰领土约325平方公里。

2月3日,美国战争研究所发布最新战报表示,在整个1月份,俄军在库尔斯克和乌克兰两个战场上,共夺取土地约为498平方公里。

如果不考虑误差,两者之差就是1月份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夺回的领土,大约为170平方公里。

俄乌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控制面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战线对双方下一步行动的影响。

1月份中下旬,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主要在乌控库尔斯克的东西两翼发起进攻。

在乌控库尔斯克的西面,俄军在控制尼古拉耶夫-达里诺村后,继续向其东面的斯维尔德利科沃,目前俄乌两军正在对该村展开激烈争夺。



在乌控库尔斯克的东面,俄军在控制了马赫洛夫卡之后,正在向苏贾南部近郊的扎莫希奇村推进。

斯维尔德利科沃到扎莫希奇村的直线距离大约为1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俄军控制了这两个定居点,就可以使用无人机对两者之间的包围圈缺口进行持续的侦察和打击。



蓝色乌控库尔斯克持续缩水,两关键定居点直线距离已不足10公里

乌控库尔斯克的乌军主力在两定居点连线以北,大约有1万到1万五千人,这么庞大的一支乌军,还要进行高强度的防御作战,其日常物资伯消耗将会非常惊人。

在俄军无人机的重点关照下,乌军想持续将大量物资运进苏贾一带将非常困难,这意味着包围圈中乌军的作战能力将不可避免会持续下降,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随着俄军包围圈缺口越来越小,和乌格莱达尔与库拉霍夫等战役一样,大部分乌军最终葬身库尔斯克的结局似乎已不可避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