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鼓声震腰铃响,欢声笑语人如潮。正月初五上午,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里举办的第十届“吉林满族过大年”年俗活动,让各地游客和江城市民感受到独特的满族年俗。
活动以喜庆热闹的《曹家舞狮》展演开场,一红一黄两只大狮子欢快灵动,四位舞狮演员配合默契,一举一动尽显威武与力量。舞得兴起,演员跳下舞台,来到观众跟前舞动、腾跃,引起观众的一阵阵欢呼。
据了解,舞狮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被赋予吉祥、守护的象征意义,春节期间舞狮寓意平安、好运、吉祥。
狮舞过后,满文歌曲演唱和游戏互动体验“拉地弓”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兴趣。
四川成都的游客赵恩清体验后说,这次到我国满族发祥地之一的吉林市来,体验到这些满族传统游戏,印象很深刻,也非常开心。
在博物馆室内,满族柳编、满族剪纸、王氏布贴画、学写满文等活动吸引了诸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受邀的非遗传承人刘志敏、刘兆娥、王凤琴和胡彦春等现场表演、教学,与大家亲密互动。
吉林市市民张雪岩带着女儿李昕翼学习了满族书法。她说,女儿是满族,但不太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刚好今天有这个活动,就带孩子来这里感受一下,幸运地收到了书法老师满文书写的祝福,感到非常开心。
活动期间,吉林市满族博物馆还举办了《吉林满族陈列》《吉林满族过大年图片展》和萨满祈福活动。尤其是石氏家族萨满祈福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大家纷纷参与其中,同系彩绳,寄托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一些市民和游客还试穿满族服饰,品尝了满族特色甜味糕点“萨其马”和热奶茶。
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本次活动就是为充分展示春节文化新风尚、新风貌,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