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充满变化,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云南邵通的李女士,过年期间整理家里的账目,拿着一张7年前的欠条陷入沉思。

李女士原来开了一家店铺卖水泥,2018年的时候,有人过来买水泥,但手里的钱不够,就打了一张1万3的欠条,约好一有钱,就给送过来,要是违约就怎样怎样。



等啊等,7年过去了,这个人也没过来还钱。

一开始,李女士还能打通电话,对方总是好言承诺,说会尽快想办法还上,到后来,连电话都打不通了。

1万3千块,虽然不是巨款,但对于普通人来讲,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尤其生意不好做的时候,能要回欠款真是太重要了。

李女士决定,去这个人家里看看,要是能见到这个人,一定要问问对方:“你为什么言而无信,对得起我的信任吗?”

经过打听,李女士终于找到了地方,但走进房子后,只看到了一位8旬老人。

跟老人沟通后,李女士知道,自己并没有找错地方,只是这笔钱悬了。



老人看了欠条,就湿了眼眶,说欠条是自己儿子写的,但儿子已经离世,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年前,老人还摔了一跤,现在走路需要拐杖,生活能自理就不错了。

她并没有否认欠款,从家里的房子来看,对方买水泥,应该是为了盖房子。

房子只是简单盖了起来,并没有什么装修,地面还是水泥地,屋子里唯一的电器是冰柜。

老人邀请李女士坐下来,可只有几个塑料小凳子,吃饭的桌子很小很低矮,桌子上放一个暖水壶,李女士环顾四周,不由心酸。

她能理解老人的悲伤,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打击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老人的晚年没了依靠,她的日子也会很难。

想到这些,她跟老公商量了一下,当着老人的面,把欠条给撕了。

老人很感动,说对不起李女士,按理说,儿子欠下的债,她也要还的,只是家里实在没有积蓄。

李女士劝慰她:“人死账消,这件事就过去了,您别放在心上,照顾好身体就行。”

说完,李女士跟丈夫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一桶油,和一袋50斤的米,给老人送了过去,告诉老人,相遇就是缘分,以后有机会再来看她。



老人感动得流下眼泪,这样暖心的话,她可能很久没听到了,过年期间,别人家都在团聚,她只能听着外面的鞭炮,思念着自己的家人。

不得不说,李女士真的太善良了,她看似放弃了金钱的追索,实则用善意点亮了人性之光。

按照常理,债务关系本质是契约,就算人走了,家人继承了房产,也需要还账。

但李女士的选择,给了一个暖心答案,在生老病死的无常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远高于金钱的得失。

面对孤苦无依的老人,她撕毁欠条的瞬间,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叫世界虽破破烂烂,总有人在缝缝补补。

评论区不少网友质疑,觉得有摆拍成分,实际上,这是真事。



人们之所以质疑,是被不守信用的人伤害太深,李女士的行为,打破了成见,也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爱。

也难怪她能开奔驰,这样有格局的人,自然生意会越做越大。

有句古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散发出去的善意,总有一天,会在某个阶段回馈到自己身上,好人有好报,不该只是一个愿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