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山西某街道要求商户24小时亮灯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据悉,街道办此举旨在营造独特的街区氛围,期望借此提升街道的商业活力与知名度。
然而,这一规定引起了众多商户的不满。
首先,24小时亮灯会大幅增加用电成本,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商户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从安全角度考虑,长时间亮灯还可能会存在电路安全隐患。
目前,街道办尚未就商户的反馈与公众的质疑作进一步回应。
三刀认为,街道办要求商户24小时亮灯的初衷或许是为了营造热闹的街区氛围,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良好的初衷不应该成为实施不合理甚至违法举措的借口。
对于小本经营的商户而言,每一分钱的成本都关乎着生意的盈亏,而持续亮灯所产生的高额电费无疑是沉重的压力。
试想一下,他们在努力维持生计的同时,还要被迫承担额外的费用,这样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经营和生活。
其次,长时间亮灯对店铺设施的损耗也不容忽视,这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还可能因设备老化、过载等问题引发安全隐患。
再者,从能源节约的角度来看,这种无节制的亮灯行为无疑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
遗憾的是,为了落实这一要求,相关部门竟然采取了“撬锁”等极端且违法的手段。
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谁给他们的权利?
室内本是商户的私人财产,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以随意闯入,而这些人员却无视法律的尊严和公民的权利,肆意妄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户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法治秩序,更严重损害了相关部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可怕的是,他们觉得他们做的是对的,更可怕的是他们知道他们违法了还是这样做。
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也让百姓对基层治理的法治水平和执法能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说“商户的配合率是97%”,在这种高压手段下,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自愿的呢?
这样的配合显然是建立在恐惧和无奈之上,而不是出于商户的真心认同。
这种强制手段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商户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说到这里,大家内心都会有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人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策?他们为什么不能正常思考,正常开展工作?”
我相信,在出台“24小时亮灯”这一规定时,相关部门没有充分征求商户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进行深入地调研和论证,仅凭主观臆断就做出决策。
这种拍脑袋决策的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还会损害相关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
所以,基层治理不能通过强制和压迫来实现目标,应该充分尊重百姓的意愿和利益,倾听他们的声音。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与配合。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谨防失联,可关注下面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