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十字军 AI生成)
十字军东征期间,在法国和德国曾发生过一起诡异神秘的事件。数万儿童离家出走参加十字军,长途跋涉奔赴战场。这些未成年孩子为何会这样?当年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神秘的小男孩
1212年,一个叫斯蒂芬的12岁男孩突然出现在法国克洛瓦地区。他宣称自己见到了上帝,还得到了上帝的命令。据他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年6月,正值酷暑,牧童斯蒂芬在山里放羊。
忽然,他遇到了一位朝圣者。这位修士看上去又累又饿,斯蒂芬很有同情心,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面包给了修士。吃完后,修士将头巾摘去。这时,斯蒂芬才认出朝圣者原来是“基督”!
(斯蒂芬与儿童十字军 AI生成)
“基督”给了他一道命令,让他带领一群坚定的十字军战士去收复被穆斯林占领的耶路撒冷城。另外,“基督”还给了斯蒂芬一封信,让他交给法国国王。
斯蒂芬丢下羊群,一口气跑到乡镇广场,开始述说自己的经历,并像神父一般布道。人们起初还嘲笑这个小孩,但是不一会儿,人们就变得严肃起来。他们从未听过如此奇事。尤其他手中的那封信,更是让人们匪夷所思。
有人建议将信打开看看,可是斯蒂芬拒绝了,他说只有国王才能看。又有人建议他可以多求国王给些赏赐,斯蒂芬十分愤怒,他表示“上帝”的命令是让他率领军队夺回耶路撒冷,而不是去追求财富。
人们被斯蒂芬的精神感动了。不少人跟随他,尤其是很多和他年龄相仿甚至更小的孩童加入了他的队伍。他们认为小斯蒂芬是“圣徒”或者“先知”。斯蒂芬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些大人、小孩的加入。很快,他的队伍就增加到3万人之多。他们也称自己为十字军。
儿童十字军(AI生成)
当时有一位天主教僧侣这么描写:“队伍里有男孩和女孩还有成年男人和老年人。他们带着条幅,举起十字架,拿着香炉和蜡烛。一边行进,一边唱圣歌。”这支队伍缓缓走向法国王宫。
法国国王倒很平易近人,他个人很愿意见见小斯蒂芬,但最后还是召集了官员接见他们。然后,巴黎的教会、修道院也对斯蒂芬一行进行了称赞。但是,当小斯蒂芬表示要自己带队去收复耶路撒冷时,国王和教会却未赞助他们一分钱。
据说国王和教皇都曾劝这些小孩子们回家去。不过,斯蒂芬他们并未停留,这支特殊的十字军继续前行,向德国行进。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不久,在德意志地区的莱茵兰,也出现了一支儿童十字军。他们的头儿是一名叫尼古拉斯的小男孩。这支十字军的儿童年龄似乎更小一点,不过队伍中同样也有很多成年人。
二、行程
现在人真的很难想象一群孩童会长途跋涉穿过半个欧洲。
在觐见过法国国王之后,小斯蒂芬后来的行踪再未见史书记载。儿童们继续前行,来到了德意志莱茵兰,沿途都需要当地居民的捐赠。当然,有不少儿童回家去了,但是路上又有新的儿童加入进来。
儿童十字军震撼了莱茵兰。新加入者有城市平民、妇女、老人,甚至整个家庭,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修士、贵族或骑士。看来,这是一支真正的大众十字军。
儿童十字军离开科隆,前往列日,这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在该城市的历史记载中,提到了法国和德国的孩子们曾在那里在举行游行活动,男孩女孩都有。过了列日,他们先后抵达亚琛和美因茨。
在这一过程中,尼古拉斯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传说称,他有一天收到了来自天堂的信。还有就是他手中拿着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T”型十字架,据说此物是他权威来源的秘密。
(德国的儿童十字军)
儿童十字军继续前行,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而此时,他们的目标开始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去耶路撒冷,去探寻圣地!”成为他们的新口号。皮亚琴察和热那亚都留下了有关儿童十字军的记录。
热那亚是当时的大型港口城市,经济发达。因为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不少孩童选择留在那里。他们可以进小作坊当学徒,或者去船厂工作,工资虽然很低,但至少有口饭吃。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当时欧洲的长子继承制有关。父母的财产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其余的孩子最后只能到处自谋生路。
儿童十字军在意大利的最后一站是罗马。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留在那里,成为新移民。罗马是教皇的驻跸之地,儿童十字军来到这里也可能是想见到教皇,并获得其支持。
不论在热那亚还是在罗马,孩童的生活都会很艰难。不过,相对另一批去马赛的儿童,他们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儿童十字军抵达意大利)
三、悲惨的结局
很多孩童不是成为新移民,就是回家去了。但是,有一部分儿童去了马赛。这部分孩童,再也没能回到家乡。他们的结局目前还有争议,但可能会很惨。马赛是法国的港口城市,那里在中世纪兴盛人口贩卖贸易。
马赛商人通过人口贩卖大发横财。他们将人口卖到中东或北非充当奴隶。而且货船在地中海航行时经常发生海难,异常危险。虽然有教会的严加责罚,可总是无法完全禁止人口贩卖。
(儿童十字军在马赛)
1230年,一位从遥远的埃及回来的法国神父向人们口述了这部分儿童的悲惨命运。原来,一部分坚定的儿童十字军走到马赛后,希望有人用船送他们去圣地。很快,有两位马赛商人找到他们。
马赛商人表示他们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被儿童十字军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愿意将孩子们送到圣地耶路撒冷,而且免费。听到这个消息,孩童们欢呼雀跃,希望尽快出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在前面等待着他们。
那时的海运得看天气,有两艘载满儿童的船在撒丁岛附近沉没。剩下的五艘船最终抵达北非沿岸。儿童十字军刚登陆,就被大群的阿拉伯骑兵包围并俘获。孩童们从没见过这种阵式,都被吓坏了,只得束手就擒。
(儿童十字军被贩卖)
原来,这本就是一场交易,那两位马赛商人早把孩子们卖给了阿拉伯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就近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还有不少人被卖到埃及和伊拉克。
一位埃及总督一下就买了700儿童为奴,并强求他们改教。有18名儿童坚决拒绝改信伊斯兰教而被处死。大部分儿童奴隶没日没夜地干活,最终活活累死。仅有少数识字的孩童下场略好一点,他们后来充当翻译和书记。
那位法国神父也是俘虏,他目睹了这一切,后来找了个机会逃回法国。他走遍法国乡村,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人们。
真相也许十分残酷,但也好过继续相信编造的谎言。
(海边的阿拉伯骑兵)
至于那两个恶贯满盈的马赛商人,最终因为勾结阿拉伯人而被神圣罗马皇帝绞死,也算恶有恶报,大快人心。
文史君说
儿童十字军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事件。但我们要了解的是,这支队伍中不仅有儿童,也有不少成人。但无论是教皇还是法国皇帝,对这支特殊的十字军既没有过分的热情,也没有实际的资助。但很多孩童还是坚持选择渡海去往圣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宗教狂热和对真理的无知才是促成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曲墨:《浅析儿童十字军运动及其成因》,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向伟:《中世纪欧洲儿童十字军东征原因探微》,《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苗玉龙:《论教皇权在十字军东征中的兴衰》,《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李力争;李思凡:《十字军东征的历史真相》,《学习月刊》2014年第11期。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