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论文。基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新闻专栏即日起发出“山东教师的寒假日记”征集令,邀请山东省一线教师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2025年寒假最难忘的一线故事和精彩瞬间。

文|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中学教师 陈纪雷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我讲述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崭新的柏油路延伸在董家庄的村头岭地,凛冽的寒风挡不住我激动兴奋的心情,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和重点帮扶对象,我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小燕(化名)同学家的寒假家访之旅。


我叫陈纪雷,是学校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从教28年来,大部分时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累计已培养了九届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近三年来,我资助了班里一名叫小燕的同学。

入学伊始,我发现班里有一名女孩,总是沉默寡言、文文静静的,很懂事又好像不太合群的样子,什么原因?当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包保一名重点学生时,我毫不犹豫选了她!为了弄清楚状况,我决定首先去家访!

家访过程中,我了解了小燕的家庭情况:这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日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身体残疾,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常年吃药。了解到这种情况,我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给小燕交上了餐费。

留守儿童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内向,每逢课余时间,只要时间允许,我都和小燕谈心谈话,帮她规划人生目标以及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小计划。语文学习上,我采用正向激励法,只要小燕有一点进步,我就放大她的优点在班里公开表扬。从不自信到自信,她的语文学习变化是明显的。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作文,题目是《美好的瞬间》。小燕同学写的是,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时,班里同学齐心协力夺冠的事情,作文里她运用了一个排比句,写出了自己参与拔河的心得:冠军的荣耀,镌刻在班主任为我们日益操劳的刻满皱纹的脸上,镌刻在班级每一名同学洒满汗水的洋溢微笑的脸上,镌刻在听到消息后的每一名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充满殷切期盼的家长的脸上。当时,我就在班里大力表扬,让她逐渐找到了学习的自信。

我还经常鼓励她多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交往,慢慢地,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开朗起来。在上八年级时,小燕当上了班级元旦晚会的小主持人,她积极参与组织,写串词,排节目,那叫一个认真,当老师的真是由衷地替她高兴。有时候,我还给小燕同学买一些书包、工具书,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对她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涓涓细流,滋润着小燕,成效也开始逐渐显现:小燕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有一次,她的语文考到了全班第一名,这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骄傲!

学生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家人的关怀、老师的帮助,或许,更多的是小燕的自立自强。

从教28年,我已经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了,献身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