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这项挑战面前,每个人的情况或许都只是个例,有其特殊之处,但总结起来总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年,有一些985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不选择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比如凭借985名校的身份直接报考选调生考试,而是自己去找工作,很多父母对此不太理解孩子的想法。

然而父母这一辈人在知识和阅历方面确实已比不上自己的高材生子女。就像每年华为校招时,有大量985高校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被录用,但为何最后有些人却未能被录取呢?这其中可能有不少原因。



“我凭什么不能进华为?”海归男生晒出学历,其中4个字令其打脸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为自己的儿子鸣不平,她儿子学历较高,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海归,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硕士。大家都知道,在英国,不少学生回国后被嘲讽为“水硕”,这是因为英国的研究生是一年制。

读一年就能回国,比其他国家留学的学生能更快地拿到学历去找工作,不过这学历的含金量就与学校有关了。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并非差学校,实际上是很难考的,那为何孩子回来后仍未被华为录取呢?



据妈妈说,儿子是华为的铁粉,为了能在华为工作,特意去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此前还在美团实习过,可以说这份实习简历已超过很多人,华为按理是会招收这样的学生的。但问题在于简历上的四个字让这个孩子陷入尴尬,原来他在国内读的本科只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

难怪这个孩子前两轮面试和笔试都顺利通过了,但在第三轮面试时被领导直接刷了下来。领导表示,即便不考虑他的学历,这个孩子的性格也不符合公司要求,他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据说这个儿子几乎是哭着走出考场的。



父母一辈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何学历这么高了,华为还是不录用?华为不是很爱国的企业吗?难道连有这样强大背景的学生都不要,以后还怎么为国家做贡献?但谁知道网友们的评论是,正因为华为是一家优秀的爱国企业,所以才不可能给“水硕”机会。

当然,这个儿子读的是不是“水硕”尚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内只能上普通二本的学生,去国外即便“镀金”回来,还是比不上国内正统的985和211毕业生。如果华为真的录取了这个男生,那么那些真正的高材生会怎么想呢?



搞清楚逻辑关系后会发现,国内二本的学生得承认自己当年确实努力不够

有家底的孩子或许还有补救的机会,大不了花些钱去国外转一圈,回来就能有个看似不错的学历。

可是国内的 HR 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岂能随便被骗。二本的学生即便能考上英国顶尖高校的硕士,即便实习经历丰富、语言分数很高,想进大厂在学历含金量这方面也还是别抱太大希望了。



所以说,想要进入国内的大厂,从本科阶段就得开始努力,本科院校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说看一个人的第一学历并不是歧视他,而是这个学历能够反映出他在高中时期的基础情况。

心理能力确实是一个硬伤。在大厂,不实行末位淘汰制已经算是很仁慈了。学生们别只忙着提升学历,而忽略了进入大厂后,如果再被淘汰会更加得不偿失。所以,还是得把自己的抗压能力提升上去,见过大场面,才有可能被大公司录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