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前几天,我家邻居王姐在群里发了个消息:“我家宝宝17个月了,还不会说话,我有点慌,该不会智商有问题吧?”
然后,群里炸锅了!
有的妈妈说:“你家那算啥,我儿子两岁半才开口,现在可机灵了,说不定说话晚的娃更聪明呢!”
那到底是“开口早”的孩子聪明,还是“说话晚”的娃智商高?看完涨知识。
一:孩子什么时候说话,才算“正常”?
先别慌,宝宝说话早晚,差别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
儿科学会曾发布过一个儿童语言发育的时间表,看看你家娃在哪个阶段:
✔ 6个月左右:开始咿咿呀呀,发出“baba、mama”这种无意识的声音。
✔ 10-12个月:能清楚地叫出“爸爸、妈妈”,但不一定会有实际的意思。
✔ 12-18个月:能说出几个简单的词,比如“抱抱”“不”“要”等。
✔ 18-24个月:词汇量慢慢增加,能用两个词表达需求,比如“要吃”“去外面”。
✔ 2-3岁:开始学会说简单的句子,比如“我要喝水”“妈妈抱抱”。
✔ 3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和大人进行基本对话。
但重点来了!
这个时间表是大多数孩子的发育轨迹,但并不是所有娃都按部就班地发展!有些孩子1岁就能说好多词,而有的孩子2岁才刚开口,这都属于正常情况。
只要孩子能听懂、会表达,不管是早说还是晚说,都不代表智商有差别。
那么,“开口早”和“开口晚”的孩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二、“开口早”的孩子更聪明?
很多家长觉得,“早开口=语言天赋高=聪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语言发育较早的孩子,在学龄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确实可能更强。
为什么?
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大脑的语言中枢(主要是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有关,这两个区域越早发育,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越早展现出来。
开口早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特点:
✅ 词汇量丰富,表达能力强。
他们更容易和别人交流,所以在课堂上更愿意发言,学习成绩可能会占优势。
✅ 阅读能力更强。
因为语言能力好,他们在进入小学后,识字、理解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更加顺畅。
✅ 社交能力更强。
会说话的孩子,更容易和同龄人交流,性格上也可能更外向一些。
但是!开口早,并不等于智商一定高!
语言能力只是聪明的一个方面,但智商还涉及记忆力、逻辑思维、创造力等多个领域。
有些孩子可能开口晚,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非常优秀,这才是智商的真正体现!
三:“开口晚”的孩子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15%-20%的孩子说话较晚,但他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在4-5岁时会快速追赶上来,并不会影响长期发展。
其实,很多说话晚的孩子,并不是不会说,而是“懒得说”!
✔ 他们更喜欢观察,而不是表达。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他们喜欢安静地看、听、想,等到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开始说话。
✔ 他们的思维能力强,语言爆发期晚。
有些孩子2岁之前话很少,但3岁之后突然“开窍”,一下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词汇量比同龄人还要多!
✔ 他们更专注于动手能力。
有的孩子更喜欢用手去摸、去搭积木、去观察身边的世界,相比用嘴巴表达,他们更愿意用行动来“说话”。
所以说,他们说话晚,既不代表智商落后,也不代表智商更高,只是发展方向不一样而已。
虽然说话早晚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如果孩子超过2岁还不会说话,甚至连简单的词汇都不会,那家长就要留心了。
以下情况,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尽早干预:
❌ 2岁后仍然不会说任何有意义的词(比如不会叫“爸爸妈妈”)。
❌ 3岁时仍然无法用两三个词表达需求(比如不会说“我要吃饭”)。
❌ 对声音没有反应,不会模仿别人说话。
❌ 说话含糊,别人听不懂,或者经常重复别人说的话。
❌ 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比如“把玩具拿给妈妈”。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涉及听力问题、语言发育障碍、甚至自闭症谱系障碍,建议尽早咨询儿科医生或语言治疗师。
四: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无论孩子是早开口还是晚开口,我们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 多和孩子说话
不是说“你饿不饿?”“要不要这个?”这些简短的问题,而是要完整地描述场景。
比如:“宝宝,今天外面下雨了,我们要穿雨衣,不然会淋湿。”
✔ 多给孩子读绘本
研究表明,每天坚持给孩子读20分钟绘本,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能力。
依据年龄,挑选适合孩子的绘本,每天多带着孩子读一读,指不定哪天,他的语言能力就“爆发”了。
✔ 少用电子产品,多面对面交流
屏幕上的声音是单向输入,而真正的交流是互动式的,孩子需要看到你的嘴型、表情,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
✔ 不要过度催促,也不要替孩子说话
有些家长孩子一句话没说完整,就迫不及待地帮他说完,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依赖你,而不是主动表达。
你家孩子是“开口早”,还是“说话晚”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