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第7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已经突破46亿,跃居中国影史榜第6位!看来成为中国影史榜冠军也基本不成问题了!
同样是改编自《封神演义》的影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票房只有9.8亿多,还不到《哪吒2》的1/4。
《哪吒2》的故事主线是觉醒后的哪吒、敖丙和东海龙王敖光等,带领龙族和妖族,与无量仙翁和他的捕妖队,展开了大战。
最终,无量仙翁的天元鼎被打破,捕妖队也伤亡惨重,无量仙翁本人也被打得鼻青脸肿,灰溜溜逃回了玉虚宫。
在这之前,一直被无量仙翁欺骗、忽悠、利用的申公豹,已经提前反了。也就是因为申公豹曾经替无量仙翁干过不少脏活,知道无量仙翁的底细,才有了哪吒他们的最终觉醒。
无量仙翁一开始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但是,当他发现众人已经不愿意被他控制后,他终于露出了丑陋、狰狞的真面目。
被哪吒和敖丙联手打败后,无量仙翁还不忘给大家灌迷魂汤,一边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去吓唬大家,一边又拿出青玉牌进行招安。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人相信无量仙翁的鬼话了。对哪吒他们来说,战可能不一定能赢,但投降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无量仙翁再次炼成仙丹!
无论无量仙翁如何改头换面,他的本性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谁信他,谁就是大傻瓜!
元始天尊让灵珠投胎成哪吒,本来是要帮助周伐纣的。可是,仙界的无量仙翁,手段比纣王还要残暴。
为了无量仙翁口中的阐教霸业,为了在封神之战中战胜截教,无量仙翁除了不惜以屠戮陈塘关百姓为手段,制造矛盾让哪吒和龙族相互残杀外,他还要以屠戮陈塘关为借口,把龙族和妖族全部收进天元鼎炼成仙丹。
无量仙翁的心机和手段,就连残暴的纣王也要甘拜下风。
仙界、龙族、妖族、凡间,各方势力内部,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哪吒2》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
在《哪吒2》的宏大世界中,灵珠和魔丸本来是一体,只是被元始天尊人为分成了两半。
魔丸托生的哪吒,本质上并不是天生的魔王,在他内心深处是匡扶正义的良善、是拯救天下百姓的英雄心愿。
只是因为,哪吒出生时,就被元始天尊强行加上了魔丸投胎的咒语。
于是,陈塘关的无脑百姓(除了那个邀请哪吒踢毽子的小女孩外),就把元始天尊的咒语投射到哪吒身上,无论哪吒怎么做,他们都以魔眼来看待哪吒。@原创文章
不光哪吒经历过这种遭遇,申公豹和妖族也同样经历过。
无量仙翁为了自己的私利,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强行给别人上贴标签后,再让捕妖队按照标签去对付、消灭他们。
土拨鼠们都是素食主义者,人畜无害的样子,他们吃饭用的碗都是破的。可是,就连土拨鼠们,无量仙翁和捉妖队也绝不放过一只。
无量仙翁说别人是妖,其实他自己才是真正从地狱出来的恶魔。
《哪吒1》和《哪吒2》中的很多台词,堪称经典,具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而这些台词蕴含的精神能量,就是突破无量仙翁心理罗网的精锐利器。
申公豹哀叹:偏见是一座大山,任谁也无法搬动。
而哪吒说:
但我偏要试试!
我不做神,也不做妖,我只做我自己!
是魔是妖我自己说了才算!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其实,无量仙翁的功力并不可怕,天元鼎也不可怕,他的捕妖队更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无量仙翁给大家贴的标签和种在大家心里的魔咒。人一旦接受了这些标签,认可了这些咒语,就会被无量仙翁完全掌控。
所以说,要想打破无量仙翁的桎梏和牢笼,首先要打破他的标签和咒语。
心理上先突破,身体上才能突破!@原创文章
《哪吒2》的事实证明,无量仙翁不是万能的,别人也不是天生就是妖,天生就是被他用来炼丹的原材料,每个人的命都由自己掌控,而不由他无量仙翁控制。
《哪吒2》宏大的世界观下面,是精细的故事结构和故事脉络,是对成见和人性的深刻诠释,是制作无比精美宏大的动画画面,是对当下世界和未来世界的精确隐喻。
像《哪吒2》(包括哪吒1)这样堪称动漫史诗级别的电影,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带给观众的,却是整个世界的震撼和思考,这样的电影,票房不火爆才怪呢!
相比《哪吒2》,《封神2》中虽然有姜子牙、哪吒等出场,但视角只是局限在朝歌和西岐,世界观格局就相对小了一些。
除了世界观格局外,《封神2》的动画特效,离《哪吒2》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无论是林中怪兽、魔家四将、蛊兵、还是殷郊的法相阿凡达版“阿拉丁灯神”等,动画特效都很一般和敷衍。
除了动画特效,邓婵玉和姬发的对战,双方将士的对战,都是肉搏战,观众们期待的战争大场面,都没有出现。
对此,有观众批评说,一些小成本网络电影或者仙侠剧的特效都要比《封神2》强上一些。
不仅仅是世界观格局和动画特效,《封神2》的剧情也相对单薄,无非就是纣王要全灭西岐,包括百姓在内,一个不留。
纣王都已经这样了,作为未来天下共主的姬发,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和邓婵玉之间,那种既不是男女之情、又不是友情的不清不楚的关系。
其次就是,纣王都决定全灭西岐了,可姬发还是抱有幻想,想着靠投降来保全自己和西岐百姓。
整部影片中,姬发前后准备投降了4次!@原创文章
第一次是和邓婵玉打斗之后。
第二次是见姜子牙时。
第三次是在护城河的大水里救了邓婵玉后。
第四次是寻找闻仲的十绝阵阵眼时。
最后一次,要不是邓婵玉带着重伤拼死助力了一把,估计姬发、姜子牙和西岐百姓就被全灭了。
纣王决心已定,姬发到了最后关键时刻,还在犹豫,还在抱有幻想,一个西岐侯,竟然还不如对方阵营的一个女将。
难怪大家都说,《封神2》唯一的看点,就是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
《封神2》这样改编邓婵玉和姬发的关系,这样改编姬发的形象设定,已经突破了很多观众的心理底线了。
真不知道,《封神2》在含含糊糊传递什么意思?表达什么主题?!
世界观格局不如《哪吒2》大,动画特效不如《哪吒2》精美,故事情节不如《哪吒2》丰富,一众主角配角不如《哪吒2》角色鲜明生动,主角姬发的反抗精神又没有哪吒强大坚定。
这样的《封神2》,单薄、平庸、扁平、无聊,又怎么会打动观众,怎么会让观众充满激情地自发叫好呢!
所以,《封神2》票房和口碑表现远远低于《哪吒2》,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