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烂泥扶不上墙?
01
提起陈飞宇,很多人不认识这是谁。
可要提起陈凯歌,那可是圈内名声响当当的大导演。
没错。
陈飞宇,就是陈凯歌的儿子。
可大家用来形容他的,却不是什么好词。
“烂泥扶不上墙”
“资本家的丑孩子”
“犯错也有人兜底的星二代”
近日,更是被骂上了热搜。
按理说,新剧《慕胥辞》杀青是喜事,可评论区却是奚落的声音居多。
一方面,是服道化的不足。
从陈飞宇刚开始曝光的路透照,就能看出来这部戏的剧情设定是北宋时期。
可这红衣配腰带的搭配,怎么有些似曾相识?
很快就有了答案。
有网友扒出,陈飞宇身上穿的衣服跟《梦华录》中男主的衣服一模一样。
且两个作品的造型设计师都是同一个人。
于是,细节一经曝光,陈飞宇粉丝纷纷指责剧组是草台班子,净捡别人的旧衣服穿。
穿二手衣服,真的是S+男主该有的待遇?
不高的期待,导致这部戏因为杀青登上热搜之际,评论区除了粉丝的狂欢,根本没有路人买账。
另一方面,就是他这个男主角了。
自从进入娱乐圈,他身边的搭档换了一个又一个,从名气不高的小花变成了顶流花。
男配,也是热门剧里的男一号。
明明黑料缠身,被私生活推上了舆论的高峰。
所有人都以为,他沦为糊咖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直到母亲陈红出手,一夜之间那些不良消息全部消失。
不禁让人感叹,金钱力量的强大。
很多人都说,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命运。
家世好。
个子高。
人长得帅。
一进圈,脑门上就顶着三个字:资源咖。
这不。
《慕胥辞》刚刚宣布杀青,就爆出《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定了他当主角。
这一次,他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吗?
不一定。
毕竟,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这些年,他一直走在跟风的前沿,却始终跟“红”这个字差点缘分。
02
“阿瑟请坐”
当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从陈凯歌口中说出,却意外地在网络上掀起波澜,成为大众熟知的热梗。
甚至,还衍生出了“阿瑟”文学。
陈飞宇,出生于演艺世家的星二代,就这样以别样的方式走进了大众视野。
父亲是著名导演,拍出过《霸王别姬》这种华语影史经典之作的大导演,在影视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母亲陈红,年轻时是惊艳众人的大美女。
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在《大明宫词》里的扮相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这样的家庭背景,让陈飞宇从出生起就站在了娱乐圈的聚光灯下。
刚出道那些年,他的资源一直很好。
上一个出演饶雪漫的同名小说《左耳》的陈都灵,欧豪都小红了一把。
他跟风出演的《秘果》也是现象级青春片,却毫无征兆的糊了。
他主演的《将夜》没火。
后来,原作者——猫腻的另一部男频改编剧《庆余年》火了,男主角张若昀红得一塌糊涂,还是现象级爆款。
导演——杨阳,不仅在2022年靠着《梦华录》成功翻身,还帮助女主刘亦菲攀上事业的又一高峰。
唯独他这个男主,成了剩下的那个。
龚俊因为《山河令》火了,他跟风拍摄的《皓衣行》却突然被叫停,最后无疾而终。
此后?
他陆续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却始终没有叫得上名字的作品。
即便如此,还在东京电影节拿下了两项大奖。
“最佳新人奖,最具人气男演员”
网友不仅不买账,还一味的调侃:拼什么都不如拼爹!
似乎,不管他在娱乐圈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毕竟父母的身份都摆在明面上了。
从资源获取上看,他出道以来,主演的作品大多是大制作,合作的也都是知名导演和演员。
有人质疑他能获得这些资源,靠的是父亲的人脉和影响力,而非自身的实力。
在他主演《将夜》时,就有不少人认为,是陈凯歌的面子,才让他拿到了这个重要角色。
尽管陈飞宇为了演好宁缺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这种质疑声依然不绝于耳。
父亲和拿过电影百花奖的爷爷在影视界的地位,犹如一座高山,预防他少走很多歪路的同时,也让他难以摆脱“XX儿子”的标签。
外人眼中的黄袍加身,对于他来说只是一道枷锁。
哪怕他在采访中多次表示:希望自己以后能比父亲更厉害,别人提起他不再是“陈凯歌的儿子”,而是称陈凯歌为“陈飞宇的爸爸”。
但外界的质疑和偏见,依然很难消除。
看到努力多年,始终得不到认可的陈飞宇,才有人明白身为少班主的郭麒麟,当初为什么要离开德云社。
03
郭麒麟,作为郭德纲的儿子,在德云社的光环下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他自幼便与相声结缘,在德云社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成长。
14 岁,就因为种种原因退学,此后全身心投入到相声学习中 。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学业才是正轨,可这些反对并没有改变什么。
退学后,郭麒麟拜入于谦门下。
于谦,作为郭德纲的黄金搭档,在相声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相声风格独特,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
在于谦的悉心教导下,郭麒麟开始了艰苦的相声学习之旅。
他从最基础的基本功练起,每天早早起床练习绕口令、贯口等,不断打磨自己的嘴皮子功夫。
为了掌握好每一个包袱的节奏和时机,他反复观看前辈们的经典相声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舞台经验。
2011 年,年仅 15 岁的郭麒麟举办了自己的首场个人相声专场。
在这场专场中,他与多位德云社的优秀演员合作,表演了多个经典相声节目。
虽然在表演上还稍显稚嫩,但已经展现出了扎实的相声功底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人人都说他有实力,很幸运。
身为郭德纲的儿子,就算不努力少班主的位置也不可能交给其他人。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
说相声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让父亲帮忙走后门,取得的成就也是亲力亲为的结果。
就因为父亲的身份,这些努力就被抹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麒麟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想仅仅局限于相声这一个领域。
不想永远活在 “郭德纲儿子” 和 “德云少班主” 的光环之下。
于是,他减少了相声表演的次数,把目光投向了演艺界。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断尝试新角色。
虽然一路上质疑声不断,但他用实际行动回应了那些“靠爹”的流言蜚语。
2019年,电视剧《庆余年》中的范思辙一角,让他火速蹿红。
那独特的语速和表情,配合着精彩的台词,贡献了无数笑点,成为了剧中的搞笑担当。
这部剧的成功让郭麒麟的人气直线上升,也让外界终于意识到:他不只会说相声,他真的会演戏!
此后,郭麒麟在影视圈的发展势如破竹。
他主演的几部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让观众看到了他扎实的演技和多样的表演风格。
他用自己的实力和才华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郭德纲的儿子”。
当然,郭麒麟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
他也曾面临过各种质疑和挑战。
但正如他所说:
“我总是努力表现得更好,因为我不想让父亲失望”
成功,没有捷径。
资源,只是入场券。
无论是陈飞宇还是郭麒麟,他们都曾生活在父辈的光环下。
可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就,最终靠的是真本事。
看完记得关注@微史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