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题:假期里,铁路线上的那份坚守
新华社记者樊曦、王优玲
新春佳节,万里铁道线上,不少劳动者舍弃小团圆,守护春运、施工一线,共同演奏奋斗的新年乐章。
4日正月初七,西安站,一列列火车满载旅客奔向大江南北。
1号站台下方,上水工程前程刚结束给水管道的检修,就接到了上水任务赶往指定地点。“春运返程高峰期间,列车停靠时间短,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水,不能耽误列车发车。”
总长约3公里,连接着222个上水栓、71个消防栓等关键节点……西安站的给水管沟蜿蜒在站台和股道下方,像一座庞大的迷宫。在供水网络的终端,上水工们承担着为列车上水的重要任务。程前程和7名队友分成2组,不仅要完成日常管道检修,还要确保每节车厢充足上水。
2日正月初五,19点30分,D1862次列车缓缓驶出桂林西站,向贵阳方向加速飞驰而去。
提速!10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驾驶室内,国铁成都局司机冯敏全神贯注。在他的操控下,“复兴号”一路风驰电掣,平稳而行。
冯敏担任动车司机已有11年,今年,面对春运激增的客运需求,他刚刚完成职业生涯中最特殊的一次春运值守——连续8天往返穿梭于贵广高铁沿线的喀斯特峰林间。
岗位虽平凡,职责不平凡。假期顺畅出行,电力保障是关键。春节期间,国网烟台市蓬莱区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二班工作人员轮流坚守在保供电第一线。
检查每一基杆塔的基础是否牢固、排查线路覆冰情况……3日一大早,输电运检二班班长吕福生和工友高杰沿着铁路线对供电线路进行仔细巡查。对于地面无法巡视到的线路,高杰拿出无人机对线路展开高精度检测,对线路进行全方位扫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随着铁路客流进入返程高峰,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对管内潍烟高铁和龙烟铁路沿线供电线路进行仔细检查,为春运出行保驾护航。”吕福生说,为做好客流高峰期保供电工作,输电运检班提前制订巡检计划,通过划分区域、24小时值守、人机结合等措施守护电力安全。
春节假期,不仅有“运维人”守护铁路平安有序运行,还有“货运人”在背后默默奔忙。
“节假日用电需求大,往往是煤炭保供最吃劲的时候,车辆轮对检查一定要精确到毫米……”3日清晨7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中铁十六局锦华铁路分公司检修副段长缪油章和工友们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结束最后一趟列车检查。看时间,他们已经整整工作了7个小时。
这个春节,在我国煤运重要通道——锦华铁路白音华列检作业场,110余人与缪油章坚守在铁路车辆检修一线,全力保障冬日煤炭运输,满足蒙东地区和辽宁、吉林等东北地区的电力、供热需求。
“安全是所有检修工作的基础,作业标准要落到实处,杜绝违规操作。”在缪油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项工作进展与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作业要求、风险辨识、操作规程等一目了然。
不断延伸的铁道线上,“铁路人”用辛勤和付出,护佑假日平安喜乐;广大建设者用奋斗和担当,为工程建设快马加鞭。
西南山区,文蒙铁路岩峰隧道施工现场,中铁十八局百余名建设者们假期坚守岗位,加紧开展全液压智能衬砌台车等工装设备拼装工作。
文蒙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全长约116公里。其中,全长7130米的岩峰隧道是全线最长隧道和控制性工程,所处地区地形崎岖复杂,施工难度大。
“以前,隧道二次支护施工往往需要数十名作业人员协同作业,有了全液压智能衬砌台车,只需5名作业人员就可保质保量完成浇筑工作。”现场负责人黎金湘说。这个春节假期,他和工人们调运机械部件,安排班组作业计划,为节后大干奠定基础。
千里之外,广湛高铁建设现场,建设者忙碌穿梭,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每天一大早,来自重庆大足的“00后”、中铁二十二局员工谭世豪就带着卷尺去现场验收模板,查验模板接缝严密程度。“这项工作是后续隧道混凝土灌注成型的重要前置工作,模板接缝厚度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谭世豪说,今年是自己在工地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能够参与重大工程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感到很自豪。
数百里之外,广湛高铁跨373省道特大桥和跨海川快线特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十四局150多名建设者也在各个工点上忙碌。
“两座特大桥是全线关键性节点工程,春节期间我们要完成两座特大桥的40个墩内道床板施工和轨道精调工作。”工区负责人王元壮说,轨道精调对作业环境的温差、气流变化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建设者需要在夜晚进行混凝土浇筑和轨道精调。
“今年是广湛高铁建设的收官之年,只有坚持‘加速跑’,才能保证各工区在铺轨之前完成施工。”王元壮说。
假期里,正是这样一个个普通而又坚守的身影,让温情沿着铁路线不断延伸……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