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消费热情被彻底点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4日16时46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总票房突破92亿元!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6.27亿元断层领先,《唐探1900》以22.12亿位列第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排在第三。

除了电影市场,今年春节的文旅市场也异常火爆。

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放假调休增至8天,群众出游热情更高,全国各地推出多样化年俗活动、品质化产品供给,唤醒老百姓记忆中的年味儿,让传统节日更加鲜活。


2月3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一家电影院,观众从电影海报旁走过。新华社发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中的第一件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提振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春节档电影票房的火爆无疑开了个好头。

今年春节档缘何火爆?简单说就是好看,大家愿意买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是关键因素之一。今年春节档囊括了喜剧、动画、悬疑、神话等不同题材,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热门动画续作,吸引了大量喜爱动画的观众;《唐探1900》的悬疑喜剧风格则契合了追求烧脑与幽默兼具的观影人群。

其次,强大的IP效应和较高的影片辨识度为影片积累了良好口碑和受众基础。这些系列电影续作在未上映前就备受期待,吸引观众提前关注和购票。


第三,创新的宣发策略推动了电影的热度。片方提前启动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分析精准触达核心观众。这种多样化的宣发布局使电影提前 “破圈”。

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意味着消费有了更多可能;消费新业态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式消费,创造出全新的消费场景。

总结来看,春节档电影给了消费市场非常好的启示。

江瀚认为,首先,产品创新和多元化至关重要。电影市场通过推出不同类型和题材的影片,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求,消费市场其他领域也应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多元化,挖掘不同消费群体的潜在需求,开发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品牌和 IP 建设的价值不可忽视。成功的电影系列通过打造强大的 IP,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积累良好口碑和忠实粉丝。消费市场企业应注重品牌塑造和 IP 培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复购率。

第三,有效的营销推广手段是提升销量的重要助力。电影的创新宣发策略利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精准营销,成功引发话题和热度。消费市场企业也应积极利用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技术,如社交媒体、直播带货、大数据分析等,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果。

第四,情感和文化共鸣能够促进消费。电影与春节氛围的契合,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和文化认同,激发了消费欲望。消费市场产品和服务若能融入文化元素,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


2.

2025年春节档盆满钵满,也带来了更多信心。

“电影消费的火爆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整个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如果这种消费热情能够持续并扩散到其他消费领域,如餐饮、零售、旅游等,将有望全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江瀚说。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国家统计局节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1月份的数据受春节假日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较大,但也如实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下降等现象。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2025年1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大力提振消费,仍要付出艰苦努力,多方用力。


2月4日,旅客在北京南站候车。当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北京南站人潮涌动,迎来返程高峰。新华社发

“展望2025年,随着政策的多维度发力,消费有望得到提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预计也将逐渐改善。”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2025年提振消费的重点将继续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居民收入的兜底。从收入端加大对消费倾向高的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这将是2025年提振消费的首要工作;二是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扩大;三是更重视服务消费,培育消费新业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外需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目标赤字率,扩大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等。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扭转新增信贷和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势头,这是今年逆周期调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发力点。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