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伊朗媒体最新报道,伊朗国防部副部长迈哈迪·法拉西宣布,伊朗与俄罗斯达成采购战机的协议,包括米-28武装直升机、雅克-130教练机以及苏-35战斗机。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军贸市场,因为苏-35战斗机自推向市场以来,销量一直低迷,先是遭遇埃及退货,后又受到阿尔及利亚的冷遇,与伊朗的谈判也经历了长期波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笔交易最终竟然成交。
那么,伊朗采购苏-35战斗机的背后有哪些考量呢?
伊朗空军目前的战斗机构成复杂,主要包括7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F-14熊猫战斗机、90年代采购的俄制米格-29战斗机,以及一部分从伊拉克逃至伊朗的战机。这些飞机因超期服役、设备升级滞后、机体结构老化,已经面临严重损耗。在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封锁下,伊朗寻求新战机只能将目光投向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军事强国。上世纪90年代,伊朗曾尝试从我国引进歼-7M战斗机,但性能不如自家的米格-29,从而降低了对中国航空武器的信任。
考虑到伊朗空军对双发重型战斗机的偏好,中国战机的选项被排除,俄罗斯苏-35双发重型战斗机因此成为首选。苏-35拥有优秀的发动机、广阔的作战半径和强大的载弹量,完全符合伊朗空军的作战需求。尽管如此,考虑到销量数据、单机价格以及在俄乌战场上的实际表现,伊朗一度对购买苏-35犹豫不决。
然而,在巴以冲突升级、中东局势紧张的大背景下,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的矛盾急剧激化,对先进战机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苏-35虽非完美,但作为一款四代半战斗机,整体上能满足伊朗空军的作战需求。此外,采购俄罗斯战机不仅有助于提升伊朗空军的作战能力,也是伊朗与俄罗斯建立军事同盟、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此外,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俄乌冲突已持续600多天,俄军在战场上的消耗巨大,但俄罗斯军工产能并未大幅缩减,反而展现出新的活力,显示出北方巨熊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据央视军事频道援引美联社消息,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空军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突袭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42号工厂完成了首飞测试,这一举动被视为对中国的战略威慑。B-21的设计和性能表明,美军正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构建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
在战略轰炸机领域,俄罗斯也宣布新一代战略轰炸机PAK-DA将于2024年2月面世。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我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关于我国战略轰炸机的细节仍不明朗,但结合国防战略规划和中国空军的战术体系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轰-20也将不久面世,揭开其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