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当大多数人都在与家人团聚,享受着假期的欢乐时光时,有的人却选择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城市的供水安全。连云港市东海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听漏工”王真龙便是其中一员。春节前夕的一个夜晚,现代快报记者跟着王真龙体验了一次他的日常巡线工作,不到两公里线路,他听了近两个小时,发现一处漏点,“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及时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


别人休息了,他开始上班了

1月21日,晚上10点半,夜色笼罩着东海县城,不少市民已进入梦乡,王真龙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只见他背上测漏仪,带着听漏棒、拉钩、手电筒,走出单位大门,开始了他的夜间听漏工作。听漏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夜晚无疑是最佳时段。


当晚,王真龙巡查的区域属于老城区,这些地方的供水管网年代久远,管道老化,漏水隐患较大。“老城区的管道情况比较复杂,有些管道铺设时间久,资料也不太齐全,全靠我们一次次巡查来熟悉。”王真龙说。


王真龙首先来到王庄巷,这里的道路狭窄,两旁是老旧的居民楼。当天上午,他刚在这里发现了一处漏点,负责维修的同事正在现场开挖。“马上过年了,我们要抓紧处理,不能影响大家的生活。”王真龙不放心,决定晚上再对现场周边的线路巡查一次。

在王庄巷巡查了近一个小时,王真龙没有发现异常。穿过巷子,他来到了振兴路,虽然已经是深夜11点,但路上偶尔还有车辆飞驰,车辆通过给王真龙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干扰,他不得不放慢脚步,一米一米往前走。他仔细检查道路上的每一个阀门、每一段管道。为了听得更加清楚,他还会打开一些井盖,蹲下身子,仔细聆听,确认没有问题后,再继续往前走。


在干休巷,王真龙手持测漏仪继续查找,突然他停下脚步,在一个井盖前他发现异常。果不其然,打开井盖后,里面的阀门出现了轻微漏水,“这个是小漏点,明天通知维修班的过来处理一下就好了。”

记者好奇王真龙是如何判断出管道漏水的。他解释道:“听漏就像医生听诊,要听出水流的异常声音。不同的漏点,声音也不一样,有的像‘嘶嘶’声,有的像‘咕噜咕噜’声。”王真龙给记者体验了一下他的测漏仪,戴上耳机,当拾音器每触及一次地面,打开手持开关,耳朵里就会传来“咚咚”的声响,特别刺耳,“如果有漏水点,你听到的就是持续的声音。”王真龙告诉记者。

整个巡查结束,已经是次日凌晨,周边的居民家里大多都熄灯了,王真龙略显疲惫,“年底了,我们之前已经进行过一次线路大检查了,过两天又要降温,我们还不能休息,必须保证过年期间大家的正常用水。”

逆光前行17载,他用双耳双脚守护城市用水安全

王真龙现任东海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线所副所长,他也是该公司唯一的一名漏水检测员,专业名称叫“听漏工”。

自2008年从事这份工作以来,他逆光前行17年,无数遍重复着同一套动作,挪步、细听,再挪步、再细听。他白天探查分析,晚上检测定位,多年来通过检漏,避免了大量的暗漏损失,为公司综合降损达千余万元。

“入职这个行当,熟悉供水管线是第一关。”王真龙说,脑子里要有一张管网图,包括管道的材质、口径、位置、埋深、周边环境等都得掌握得清清楚楚。跟随王真龙体验近两个小时,记者发现他对东海这座城市的地下管网非常熟悉,不论走到哪里,不用观察,就能将拾音器准确地对准管网所在的位置。

检漏靠听,保护好自己的听力非常重要,王真龙告诉记者,自从干了这份工作,他在家看电视声音都会调得很低,平时从不戴耳机,就怕因为这些影响听力,给工作带来不便。

听漏是份良心活,王真龙说,如果每次将拾音器扔远点,虽然可以加快速度,但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如果不去检查或不仔细检测就报告说没有查出漏水点,也没人会知道,但是水会白白地流失。测漏工作靠的就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心。如果把一个城市的主供水管网比作大动脉,那么通往千家万户的支管网就是微细血管,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居民正常用水,因此,能否快速准确找出漏水点,显得十分必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晓宇 文/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