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岁月一点都不留情地刻画着,人的年龄在不知不觉中变大,身体也渐渐有了岁月留下的印记。

尤为显著的是,当人迈入六十岁的门槛后,无论曾经财富几何,能力大小,哪怕昔日里有着呼风唤雨的本领,一旦踏入老年,所面临的困境便如影随形,愈发增多。

众多老年人不仅饱受孤独与失落的煎熬,还要忍受身体各式病痛的折磨,不仅自己痛苦难耐,还常遭子女们的嫌弃与疏远。

在寻常百姓家中,年过六旬仍能过得舒心惬意、无忧无虑的老人,实属凤毛麟角。

那些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有的在子女家中不仅肩负着照看孙辈的重任,还要包揽买菜、洗衣做饭等琐事,宛如一位无偿的保姆。

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地照顾着子女一家的起居饮食,整日忙得腰酸背痛,却往往得不到儿媳妇的丝毫体谅与关心。相反还会被挑剔这里打扫得不够干净,那里太过脏乱等。



更有甚者,有些老人在儿子家中既出钱又出力,却仍然无法赢得儿媳妇的欢心,非但如此,还要忍受儿媳妇的冷脸与不满。

还有的老人,不是老伴已离世,就是子女不孝顺。一旦身患小恙,卧床不起,别说有人端茶倒水了,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总而言之,人到晚年,鲜少有不遭受罪扰与心烦的。

就在小年前夕,我偶遇一位老妪,看上去约莫七十来岁,腰身已有些佝偻,头戴一顶破旧的帽子,身材矮小,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裤,手里提着一个装满垃圾的袋子。

她正在路边的垃圾桶里翻找着破烂。

我恰巧路过此处,便停下脚步问她:“老奶奶您住在哪儿啊?明天就是小年了,您怎么还不回家……”

她答我从外地来的,儿子跟儿媳妇都在信阳干活呢。咱一家子都租住在羊山新区。”

我接着问她:“您儿子不赡养您和老伴吗?”

她叹了口气说:“儿子和儿媳妇打工挣钱也不容易,我们老两口只要还能动弹,就不想靠他们。我有空就出来捡点破烂,总比在家闲着强,每天也能挣点零花钱。”

我又好奇地问她:“您这么大年纪了,每天要走很多路,腿不疼吗?”

她苦笑了一下说:“一到晚上,我全身都疼得厉害,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捡破烂卖点钱,有时还能给孙子买点零食什么的,这样就不用伸手向儿子要钱,也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了。”

她还说自从来到信阳这十多年里,她从没买过新衣服和鞋子穿,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帽子等都是好心人送给她的。

老奶奶的一席话,让我心中既感到痛楚又颇多感慨。

我不禁感叹,人老了真是难啊!

由此我又联想到身边的邻居和朋友中,有许多晚年生活衣食无忧的老人。虽然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退休金丰厚,但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有的年龄还不算大,就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有的老人生活勉强能自理,但却孤身一人,形影相吊。



遇上阴雨连绵的天儿,他们就不敢出去买菜啦,就怕摔着了之后没人照应。

总而言之,人到晚年,无论贫富贵贱,烦心事总是层出不穷,让人难以安享晚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