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后,国内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出现了大量关于CCD相机的分享。几乎是同一时间,欧阳娜娜、易烊千玺、张子枫等明星,也被曝在使用CCD相机。在这些宣传的推动下,CCD相机迅速成为二手数码产品市场的新宠。
然而因成本高昂,CCD相机几乎被消费级市场淘汰,只有部分中画幅高端相机仍基于CCD技术。在CMOS称霸相机行业的今天,有这么多声音宣传CCD相机,不免令人怀疑是二道贩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的确,多年前CCD相机就陷入了“论斤卖”的窘境,2020年该产品价格飙升数倍,部分产品甚至接近首发价格,不可能没有二道贩子炒作。但二道贩子的影响只能解释CCD相机翻红的原因,却不能解释五年之后的2025年,CCD相机热度为何依旧没有消退,甚至溢价能力相较2020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CCD相机成了一种潮流文化
在懂相机、热爱摄影,且不打算通过带货、售卖CCD相机赚钱的人眼中,CCD相机堪称电子垃圾,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对于不懂或者稍微懂一些摄影的用户而言,CCD相机则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相机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全新相机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哪怕是入门级APS-C画幅相机,套机价格通常也在3000元以上,全画幅、中画幅相机套机价格更是万元左右起步,更不用说后期购买各种焦段镜头的成本。
CCD相机纵然经过二道贩子的炒作,价格一路飙升,但大多数产品的价格依然在1000元以内,仅有少数当年的高端产品,价格才会超过1000元。而且CCD相机基本配备不可拆卸镜头,省去了后期购买镜头的烦恼。整体购入和使用成本,CCD相机可能只是微单相机的零头。当然,小雷反对二道贩子的炒作行为,二手CCD相机不值这么多钱。
(图源:雷科技摄制)
至于常被吐槽的拍摄效果不如手机问题,CCD相机确实存在,可画质低下的朦胧感产生的复古风格,同样有不少人喜欢。富士相机的热度和销量也能够证明,复古风格受众群体广泛。画质较差导致画面的部分细节难以看清,反而可以减少后期处理所需的工作,颜值本就不差的女性用户无需进行后期处理,直出样张就能分享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
在许多关于CCD相机的解读、推荐类视频,以及二手CCD商品的评论区,小雷常看到有消费者询问,自己还在上中学,学校不允许带手机,又没有那么多钱去买相机,想问什么样的CCD相机适合用于记录校园生活。还有网友表示,跟朋友出去玩的时候用手机拍摄会感觉不好意思,也担心路人误会他偷拍,传统相机太贵,所以购买了CCD相机。
(图源:雷科技摄制)
与专业人士眼中购买CCD相机的消费者都是被忽悠的小白不同,许多消费者其实知道CCD相机拍照不行,但真的有用相机拍照的需求,预算又不足以购买相机。价格便宜且用CCD相机拍照看上去更加专业,已成为今天许多消费者下单的原因之一。
在这些消费者的推动下,CCD相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小红书、B站等平台,都有用户经常分享使用CCD相机扫街的经历。CCD相机的用户们或许没有专业的摄影能力,但在CCD文化的熏陶下,慢慢地将拍摄、分享融入了生活。这些操作虽也可以用手机完成,却会缺少相机带来的的仪式感。
总的来说,消费者购买CCD相机并不是不知道此类产品不值这个价钱,只是在预算范围内,CCD相机已是最好的选择。除非国产相机能够崛起,推出大量低价、优质的相机产品,否则接下来数年内CCD相机的地位都不会改变,也将保持超过实际价值的溢价。
元器件会老化,CCD文化不会消失
目前二手平台在售的CCD相机,不少已有10年以上历史,部分产品甚至接近20年,外观为“战损级成色”属于常态,元器件老化更加致命。相机厂商普遍不再生产CCD相机及其配件,CCD相机的存量基本固定,且出现问题后难以维修,CCD相机的数量会随着时间变迁逐渐减少。
但CCD相机消失,并不意味着其带来的扫街、分享文化也会消失。事实上,CCD相机的概念已被混淆,不局限于使用CCD技术的相机,搭载背照式CMOS和堆栈式CMOS的卡片相机,同样被称为CCD相机。
甚至说,国内还出现了许多仿CCD相机设计的小品牌卡片相机。这些相机普遍搭载CMOS传感器,低端产品仅需数十元到一两百元,不支持光学变焦,其中不少还是行车记录仪改装。高端产品则售价上千元,支持5倍到10倍光学变焦。
(图源:雷科技摄制)
相机厂商不再重视CCD相机,原因在于CCD技术成本高昂,且在CMOS传感器飞速发展的今天,拍摄效果也不再有优势。然而基于CMOS技术,厂商依然可以尝试推出小体积的相机。在CCD相机概念扩大化的情况下,索尼ZV-1系列都能被称为CCD相机,搭载CMOS传感器的卡片相机同样可以打着CCD的名号售卖。
头部相机厂商或许看不上CCD相机行业的仨瓜俩枣,但对于边缘化的相机品牌而言,CCD相机这块市场或许可以成为他们重塑辉煌的关键。例如胶卷相机时代名噪一时的柯达,于2022年推出了类似CCD相机的复古新品FZ55,该产品基于1/2.3英寸CMOS传感器,支持5倍光学变焦和自动对焦技术,价格也仅为994.01元。
(图源:京东截图)
2024年4月份的日本BCN+R公布的销售排行榜上,柯达FZ55位列第一,定位相似的柯达FZ45和WPZ2两款产品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五。凭借这些产品,柯达一跃成为当月日本相机销量第一的厂商。不过柯达似乎并未在国内投放广告,除了小红书,其他各平台该产品的信息都非常少。
市场调研机构BCN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固定镜头相机品类中,柯达以21.2%的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亲民价位相机之王佳能。
已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柯达通过几款类似CCD相机的产品都能取得极高的销量成绩,证明全球此类相机的受众群体不在少数。在柯达的带动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相机厂商布局低端市场,推出价格实惠的相机。
有需求就有市场,嘲讽大可不必
若问现在CCD相机值不值得买,小雷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CCD相机的价格与拍摄效果不匹配,连千元机都比不过。但若真的想体验相机拍摄,且预算又不多,那么CCD相机依然可以购买。嘲讽CCD相机是电子垃圾,则大可不必。
在小米手机的评论区,小雷多次看到有网友请求雷总去做相机,大疆相机曝光后,也有无数网友欢呼雀跃。究其原因,还是单反、无反相机价格太贵,消费者希望擅长性价比的国内厂商,能够在中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的加持下,将相机的价格打下来。
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同,在预算内做好有限的事情,已经不容易。视频、图片、自媒体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CCD相机爆火是我们分享欲的一种体现。即便不懂硬核拍摄技术,也没有强大的硬件设备,网友们仍希望使用相机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图源:雷科技摄制)
我们可以否认CCD相机产品,却不能否认CCD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未来CCD相机或许会被淘汰,但总会有新品取代CCD相机的地位,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符号之一。
另外,因计算摄影、AI长焦等技术的兴起,以及大底CMOS主摄在手机端的应用,令旗舰机的拍摄能力已足够与入门级相机一较高下,甚至更胜一筹。但相机市场规模较小,厂商普遍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升级入门级产品,导致入门级相机的竞争力愈显不足。
CCD相机能够起到为微单相机培养受众群体的作用,一旦用户对于CCD的拍摄效果不满意,就可能花钱购买单反、无反相机。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也将更有动力打造面向入门级市场的产品。唯有将整个市场做大,企业、消费者才能有机会收获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