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是用郭靖的一生让这八个字变得具象化了,那些只执着于江湖纷争的侠客算不上大侠,只有郭靖这般心系天下之人,才配“侠之大者”的赞誉。

可说来奇怪,郭靖如此英雄人物,不仅自己落得战死襄阳的结局,甚至在《神雕侠侣》的续作《倚天屠龙记》中,金庸都没给他留个后人,让他绝了后,金庸为何要赋予他如此残酷的命运?

其实书中不是没有铺垫的。

一、守不住的襄阳城

襄阳城守得住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解答。

若是以武侠小说的逻辑,有郭靖坐镇的襄阳是有可能被守住的,毕竟《越女剑》中的越女阿青就展现了以一敌千的能力,那小妮子手持竹棒闯入越国王宫,继而力挫两千越甲,如有神助。



(郭靖、黄蓉剧照)

而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提到,郭靖、韩小莹所继承的越女剑法正是源自阿青这一脉,只是在唐末被人修改过,因此不复当年之勇,但那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细节证明了金庸的各部作品都处于同一个世界观里。

因此阿青能做到的事,郭靖未必做不到。

但从书外的上帝视角来看,郭靖的结局又必然是悲剧的,毕竟忽必烈率蒙古铁骑灭宋也是历史事实,杨过之所以能飞石杀蒙哥,不过是因为一统中原的人不是蒙哥,他的死无关紧要,可忽必烈不同。

后来的郭靖要面对的是这位大元的开国皇帝,自然也难免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了。

当然,即便是顺着书中的逻辑来看,郭靖也根本没有把握守住襄阳,毕竟他对杨过说过这么一句:“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郭靖、杨过剧照)

所以当《倚天屠龙记》中提到郭靖战死襄阳的消息时,笔者固然有一丝触动,却也仿佛早有准备一般,顿时就释然了。

这本就郭靖追求的结局,没什么可伤感的,新时代的大海上已经没有可以载他这旧时代老人的船了。

可他的儿孙们应该有明媚的未来才是,但一切似乎事与愿违……

二、香火的延续

郭靖和黄蓉是有留下后人的,甚至可以说即便他们是“大侠”,也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十分传统的观念。

比如黄蓉怀上二胎的时候,他们夫妻二人之间便有过一段私密的对话。

说是:“黄蓉道:‘丘处机道长给你取这个‘靖’字,是叫你不忘靖康之耻。现下金国方灭,蒙古铁蹄又压境而来,孩子是在襄阳生的,就让她叫作郭襄,好使她日后记得,自己是生于这兵荒马乱的围城之中。’郭靖道:‘好啊,但盼这女孩儿将来别像她姐姐那么淘气,年纪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黄蓉微微一笑,道:‘倘若操心得了,那也罢了,就只……’叹了口气,道:‘我好生盼望是个男孩儿,好让郭门有后。’”

黄蓉着实算得上是贤内助,颜值高,武艺高,还处处为郭靖着想,只是她也不是神仙,算不到未来的命运。

谁能料想,郭靖家族的三个孩子后来都死于非命。



(郭靖、郭破虏剧照)

其中郭破虏是明确与父母一同战死在襄阳,而郭芙则下落不明,但根据金庸赋予她及她丈夫耶律齐的性格来看,他们都属于容易冲动行事的那一类人,后来的结局多半也是在某次与蒙古大军交战时战死沙场。

至于郭襄,书中只留下一句:“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她出家为尼,最终没寻回屠龙刀,没击退蒙古人,也没能保住父母,多重打击之下,她也早早撒手人寰,至死仍是处子之身,自然不曾留下后人。

所以郭靖家族是在郭芙、郭襄这一代就断了传承?

倒也不是,至少连载版中,金庸还给郭靖留了个外孙。

三、郭靖的外孙

郭襄无后,这里提到的“郭靖外孙”自然就是郭芙的后代了,尽管金庸并未明确交代郭芙、耶律齐夫妇的结局,但连载版《倚天屠龙记》中确实有提到他们的后人。



(郭芙、耶律齐剧照)

那是原著第二十一回,书中只道:“俞莲舟见他背上负了六只布袋,心想这是丐帮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这种卑污行迳来?何况丐帮素来行事仁义,他们帮主耶律渊如又和大师哥宋远桥是极好的朋友,这事可真奇了。”

很明显,且不说耶律齐和郭芙是怎么死的,至少他们在临死之前是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并且让那孩子接过了丐帮帮主之位。

可这个角色甚至在后来的版本中直接被删除了,所以他与郭靖一家绝后有何关系?

答案很简单,细品他的名字就知道了。

其实自打郭靖被赋予单名一个“靖”字,郭靖家族的后人命名就都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他那“靖”与杨康的“康”是为铭记靖康之耻,这一点前文也提到过,而郭靖那三个儿女的名字也颇有深意。

郭芙、郭襄、郭破虏这三个名字连在一起便是“扶襄破虏”,其中“芙”视为“扶”就能读通,这是郭靖夫妇的生平所愿。



(耶律齐剧照)

由此不难推测,他们那孙辈的孩子命名也该有深意,“耶律渊如”有何深意?很简单,“渊如”二字同“元入”读音相近,意在指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大元王朝,中原注定沦陷,而郭靖的抗蒙大业注定失败,也正因为如此,甚至连这个角色都直接被删除了。

这即是金庸故事的魅力所在,哪怕是一个角色的命名也颇有深意,值得反复玩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