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上海万佛寺的义工群通知,于是乎赶去帮忙。
收牌
很久没来这边护法,签到流程已实现电子化。换上专属马甲来到集结点时,各组已按部就班。正巧遇上管理库房的师兄巡场。“帮忙把殿门口的七块牌子收回来吧!”
就这样,第一项任务正式开启。
俗话说“至日一阳生”。冬天是收敛的季节,天寒冷冽,阴气浓郁,但到临界点之际,潜藏的阳气又悄悄催发起生机。这是传统上祭祖的时节,也是佛门举办水陆道场的时候。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汉传佛教中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式。据说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帝的《六道慈忏》相结合的殊胜产物。
法会分内外二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而外坛则有大坛(礼拜《梁皇宝忏》等经)、诸经坛(讽诵诸经)、法华坛(专诵《妙法莲华经》)、净土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分阅《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严坛(专门讽诵《楞严经》)、瑜伽坛(或称施食坛,为夜间施焰口之用)。
法会已圆满。收牌,便是回收以上七坛的七块牌子。
净尘
至日,阴极而一阳生。在这阴阳交感的转换之日,焚香祭祖渐渐成为一种传统。广场上铺设铁板,砌起围挡,容纳了大量香灰。香灰具有清洁除臭、抑虫促肥、止血止痒等作用。但若任其堆放在广场,一经风吹雨淋,必然粉尘漫天,污水横流。
穿戴上手套口罩,拿起铲子、袋子,先把香灰平铺翻铲,未燃尽的锡箔红纸继续回炉,而灰烬则装入袋中。洒洒水很有必要,灰烬的余热足以将编织袋烫个底朝天。装完袋需要用绳封口。这扎绳子也是很有技巧——先把一根细绳对折,一手捏住两头那端绕过袋口,从另一头的小洞内穿入,再分别抓着两头收紧扎结,就能将袋口封得密不透风。
装完袋子则需要用推车慢慢转运。一袋袋香灰装车,一车车满满运走,扬起阵阵灰尘。于是乎,在转运的同时,另一波人换上雨衣套鞋,用高压水枪冲洗场地。
正所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